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黃總旗還是忍不住問道:「紀大人,你是不是早就想好,讓我們過來不是練兵。」

「就是為了剿匪。」

他甚至不是反問,而是確定了。

畢竟借兵剿匪是大事,需要詢問上司。

但借兵訓練鄉兵,則是小事一樁。

紀楚把這套規則玩得團團轉。

紀楚並未回答,只是讓黃總旗聽外面百姓們的呼聲:「聽他們的語氣,就知道他們有多高興了。」

是啊,這麼多年的怨氣,終於抒發出來,終於得以宣洩。

那些匪賊被綁在外面,任由百姓們廝打。

這場面若心軟的人看了,可能還會聖母心發作,覺得太野蠻也血腥太殘暴。

可百姓們做的報復,遠不如這些人行為的十分之一。

發泄吧,等發泄過後,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了。

黃總旗聽著大家的憤怒,沒有再追問下去。

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何必再問那麼多。

調動幾百鄉兵,終於把附近的匪賊盡數捉拿。

繳獲的物資也能賠償給最近被搶的農戶。

那四個村子被搶的農戶,怎麼也想不到這些東西還能回來。

他們都以為,此事跟之前一樣,會不了了之的。

看著失而復得的糧食,無數人喜極而泣。

馬上入冬,他們救命的糧食有了,救命的炭火也有了,他們大概率能熬過這個冬日。

當然,也有人疑惑。

他們被搶那會,已經是八月的事了。

現在九月末,那時候的糧食應該早被匪賊吃乾淨,這是哪裡來的?

黃總旗只道:「你們收下就好,管那麼多。」

此時的沾橋縣衙門,不僅有匪賊們哭天搶地的聲音,也有喬家人號啕之聲。

馬典吏從中間走過,把州城衙門的文書送過來。

這上面寫著對匪賊們判決,賊寇一共七十九人,沾過人命的有二十一人,直接就地處斬。

剩下的聽從紀縣令安排,該服苦役服苦役,該流放流放。

意思就是,連押送到州城都不必了,直接殺了就好,還能梟首示眾,威震其他賊寇。

這個處理結果意料之中,紀楚把文書遞給黃總旗,最近挑個日子,拉到菜市口砍頭便是。

也請深受其害的百姓們前來看看,一解心中怒火。

「還有喬家。」紀楚道,「喬家祖宅祠堂都被燒了,也讓他們去看看,希望能少些怨言。」

還在號啕的喬家人連忙感謝紀大人的英明,不過還是沒走。

紀楚明知故問:「賊首的判決都下來了,你們怎麼還不走,有什麼委屈嗎。」

有啊!

我們家被搶的銀錢糧食,庫房裡大批金銀都沒了!

那可是祖宅里的家當。

你們不是都給劫回來了嗎。

見紀縣令不說,他們只好按照喬老爺地吩咐道:「大人,喬家這次損失慘重,被搶了無數金銀糧食。那些倒罷了,還有祠堂里一桿懸秤,是喬家祖上傳下,也不知所蹤,還請紀大人明察秋毫,幫忙尋尋。」

說著,還向紀楚身邊的黃總旗,馬典吏行禮。

正說著,那橋老吏也來了。

橋老吏身份暴露,卻還未辭去職務,紀楚也沒開口讓他走。

只見橋老吏同樣焦急,就知道那把懸秤確實重要。

黃總旗有點憋不住笑,他隨手一撈,誰知道東西那麼重要啊。

紀楚也見過,那杆金燦燦的秤看著就不凡,可現在卻不是還東西的時候。

「別著急,現在匪賊們剛抓住,千頭萬緒,有的要忙。」紀楚似笑非笑,「找是要找的,等著吧。」

但凡在衙門辦過事的,最怕這句等著吧。

紀楚以前可是從來不這樣說,但凡事情總會給個期限。

所以橋老吏臉色變得難看,制止其他人再問。

等橋老吏帶著眾人回到喬家,面容滄桑不少,本就老邁的他,如今更添疲憊。

喬老爺喊了句橋叔,橋老吏卻道:「老僕見過老爺。」

這橋老吏是喬家忠僕,是被當年老太爺賜名橋姓,算是跟自家同音。

之後去了衙門幫忙做事,就是喬家在衙門的耳目。

而這次喬家損失慘重,喬老爺覺得倒霉,這位橋老吏卻道:「不是倒霉。」

他到底在衙門還有差事,不難接觸到還未死的匪賊們。

那些匪賊們哭喊時他問了,這些人直奔喬家鎮的庫房,剛開始根本沒有燒院子,更沒有砸祠堂。<="<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