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總旗問道:「這是為何?」
「兄弟們過來辛苦一趟,紀大人肯定不會虧待大家。」范縣丞笑道,「每日補貼三十文,另有好菜相贈。」
「等大家走的時候,再把酒補上。」
謝主簿那邊也道:「補貼的銀錢隨時都能支取,若無特殊需要,那就一旬一結,可好?」
包吃包住,還有出差補助。
一天給三十文,走的時候還有禮物酒水。
出來辦差,肯定不能讓大家白做事,紀楚這點還是懂的。
不過話都說到前頭,是多是少,大家心裡有數。
有了好處,黃總旗等人更加熱心,一定要把鄉兵們教會了才成,雖說每日給的銅板不多,也聊勝於無。
但提前講明白,倒是個爽快人。
怪不得一個范縣丞,一個呼寶成,都對紀縣令死心塌地。
范縣丞等人去訓練鄉兵,謝主簿則去了縣令處。
謝主簿去的時候,紀楚跟李師爺在聽磨油作坊的事情。
雖說已經在每月信件里了解頗深,可真見面了,還有許多話要講。
「州城的大大小小磨油作坊有十幾家,最大的兩家,一個趙家,一個沈家,兩家相差不大。」
「我所在的作坊不大不小,跟張推官家有些親戚,行會裡關係還算廣。」
呼寶成確實膽大心細,把該摸的情況摸得很徹底。
去年安丘縣一縣產了六百多萬斤油菜籽,比其他十六個縣加起來都多。
所以州城十幾家作坊差點吃不下這麼多貨物,硬生生囤在倉庫大半年,才給消耗乾淨。
他去的那家作坊,上個月還在榨安丘縣去年產的油菜籽。
這也是他們對安丘縣呼文村開作坊並不反對的原因。
甚至還會接納前來做學徒的呼寶成。
貨物太多,曲夏州所有作坊加起來,都吃不下的。
算上魏家鎮想要開設的兩家作坊,影響也不大。
今年油菜地增加了兩萬畝,所產的油菜籽只會更多,紀楚預計會在一千一百萬左右。
如此數額龐大的油菜籽,按照去年的情況,各家買足自己的數額後,還會有幾百萬斤的剩餘。
這些事情聽起來,讓李師爺謝主簿皺眉。
貨物供不應求,東西必然漲價。
如果貨物供過於求,則必然降價。
這是市場規律。
「今年收油菜籽的販子,必然會壓價。」紀楚斷言。
說到這,紀楚看向呼寶成:「所以你們村作坊,便會決定油菜市場的價格。」
「你們村收購油菜籽的價格,便是市場的價格。」
紀楚需要呼文村的磨油作坊開足馬力,努力消耗本地所產的油菜籽。
說白了,呼文村的作坊,不僅是百姓們賺錢的地方,也是調節本地油菜籽價格的利器。
李師爺聽不明白,呼寶成也有些糊塗。
倒是謝主簿一直沒說話,似乎想到什麼。
紀楚見大家的表情,笑著道:「到時候就知道了,先把作坊建起來。」
「有信心嗎?」
最後一句說給呼寶成聽,他立刻道:「有!紀大人,草民一定辦好這個作坊。」
呼寶成雖在州城,卻也知道本地製糖作坊辦得有聲有色,他的磨油作坊更不能差勁!
人家羅玉村因為製糖作坊,都修路了啊,眼看道路都要竣工了。
等他們呼文村賺到錢,也要修路!
外面學習大半年,終於要實戰了。
紀楚這才知道,呼寶成不僅自己學,還帶回來兩個幫手,都是懂磨油的夥計。
有他們三個在,肯定能教會大家。
八月下旬,從年前就在說的磨油作坊,終於進行第二階段的建設了。
第一階段是把破廟打掃乾淨,修繕妥當。
這事呼文村眾人已經做好了。
第二階段,要把衙門庫房裡的磨油用具全部搬過去。
這可是出自大師蔡一繁之手的器具,聽說不僅更省力,磨油的速度還更快。
蔡一繁兩個徒弟剛忙完水車的事,聽到磨油作坊開始布置器具,立刻跟過去了。
他們可不能砸了師父的招牌。
還有,在紀大人這邊吃得好住得好,他們要投桃報李。
有蔡先生徒弟幫忙,呼文村的磨油作坊果然事半功倍。
一件件器具擺進去,布置得非常合理。
只要等到本地油菜收穫,就可以進行第三階段了。
第三階段,榨油。
呼文村磨油作坊建設起來。
魏家鎮那邊同樣如此。
魏鎮長還特意來了一趟,提起鎮上大戶自己辦作坊的事,頗有些尷尬。
讓他沒想到的是,紀大人並未阻攔,反而指點幾處缺失。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