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是來安丘縣做工的百姓們卻只覺得不對。

都是邊關小城。

為何安丘縣如此有活力。

大家還辛辛苦苦開耕,難道你們不知道,開耕越多,交的稅越多嗎?

費那麼大的力氣,人都要累死了,交完田稅還不夠吃飯。

收成好?

收成好跟他們有什麼關係,反正不是自己的。

再看到典吏帶著差役過來,眾人下意識要給銅板,就聽差役們惡狠狠對僱主道:「紀大人有令,不許苛待長工短工,每日工錢必須如實發放,若有違背者,按照平臨國律法處置!」

惡狠狠的表情,他們很熟悉。

但不是對他們狠,是對那些大戶們。

這更讓人疑惑了啊。

大戶們早就習慣了,紛紛道:「草民不敢。」

「如此不仁之行,絕不敢施。」

這,這還是大戶鄉紳?

竟然這樣客氣?

等真正做工,接觸到本地佃戶的時候,發現佃戶們其實早就不想幹了,準備自己耕田。

說是去年靠著養蜂賺了些銀錢,已經有本錢開荒。

還有人說去年種了幾畝油菜,也攢了銀子。

眼看他們幹完僱主家田地里的事,立刻就奔向自己的農田,管事的也不敢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也行?!

能主動去其他地方找活乾的,心裡多半活泛。

吃飯時跟當地人溝通,實在讓他們震驚。

冬日過不下去,還有扶濟?

還幫忙租用農具?

還購買大量耕牛供普通農戶使用?

就連那田稅都?

有人捂著自己凍壞的耳朵,現在已經是三月份,凍傷的耳朵已經癒合,但留下的黑色痕跡依舊在。

這必然是年年凍,年年壞,年年爛才有的烏黑。

而這樣的凍傷,在他們西北小縣是最輕的。

耳朵,手腳,臉頰,稍不注意都是凍瘡。

再聽對方道:「我們今年可沒凍瘡,炭火足不說,還修補了房屋,還有油可塗,竟然沒凍壞。」

這是什麼神仙日子。

外面不都說安丘縣比他們那還窮嗎。

隔壁縣的人猛吃一口飯,想著自己有沒有安丘縣的親戚,要不然來投奔如何?

反正邊關戶籍管得不嚴,來了也沒人知道。

農忙不過半個月,起了這種心思的人就不說。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找個活路,總沒錯吧。

在紀楚再次查看州城發來的信件時,絲毫不知道本縣人口已經悄悄突破三萬大關。

信件上的內容,讓宋教諭高興的恨不得繞著縣學跑兩圈,若不是顧及禮儀,真是想蹦起來歡呼啊。

「考上了,考上秀才了。」宋教諭激動道,「比我當年考上秀才的時候,還讓人高興啊。」

去州城考試的五個學生,其中一人考上秀才,便是那個向來第一的張文勝。

至少四五年了吧?

安丘縣終於有人考上秀才了!!!

宋教諭喜極而泣,拉著紀楚道:「紀大人,你太厲害了,你真的太厲害了,若不是你這人才肯定不會回來啊。」

紀楚無奈鬆手道:「還是張秀才本人的功勞。」

說著吩咐:「讓差役帶點銀錢過去,考上秀才之後肯定要跟同年交際,還要裁新衣,估計他手裡沒錢。」

宋教諭只顧著高興了,竟然把這些事給忘記,趕緊道:「讓縣學來出,縣學帳上還有銀子。」

這對縣學的學生們來說也是一種鼓勵。

看見沒!

咱們縣學是能出秀才的。

只要你們好好學習即可。

消息傳到縣學,果然跟宋教諭想的一樣,不僅如此,不少大戶還主動過來送上賀禮,就為了沾沾喜氣。

當然也為了激勵自家孩子。

紀楚挑挑眉。

宋教諭學得倒是快。

但衙門這份也不能少,只是從銀錢換作糧食布匹送到張文勝家中。

如此殊榮,更是讓縣裡讀書人羨慕不已。

看看人家。

再看看自己。

沒能去府試的,甚至被拉來田間做事。

要是自己能考上就好了啊!

那樣光宗耀祖,被紀大人賞識的,就是他們了。

不用多說,今年年底的入學考試名額競爭,只會更激烈。

剩下四個學生回來,紀楚則給他們放了幾日假,又專門看了他們文章,算是給他們鼓勵。

一次落榜而已,明年再來就是,萬不能氣餒。

等宋教諭冷靜下來,再次來衙門拜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