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又或者有天賦,但沒有學習機會的呢?

別說出頭了,機會都沒有一點。

有天賦,或者學習好的人,只有兩個出路。

不學了,或者去更公平的地方去。

果然,第二日李師爺過來回話。

說那個落榜的書生連夜收拾東西去外祖家了,準備明年在那邊縣試。

看來是被安丘縣的縣試選拔給嚇跑了。

好學生走了,留下一群菜雞互啄。

安丘縣要是能出個考過州試,成為秀才的,那是怪事。

紀楚無語片刻,只好把目光投到油菜推廣上。

昨日讓人又去魏家鎮,今日就有好消息。

魏家鎮幾家大戶對此興趣不大。

畢竟再怎麼餓,都餓不到他們頭上,大戶們跟魏鎮長想法一樣,都想把精力放在子弟們科舉上。

而且心裡隱隱有些怨言,覺得以紀大人的能力,要是好好扶持本地科舉,那才是對他們有利的事。

不過普通農戶,則對學種油菜極為熱情,甚至覺得他們學得慢了,會不會落後,會不會趕不上。

如果趕不上,那他們豈不是要種冬油菜,正好跟冬小麥重疊,到時候人力不足,只能錯過一整年。

這種熱情下,魏家鎮的百姓,學得竟然最快。

一直到三月中旬,今年油菜種植大致數字出來了。

兩萬六千畝。

別管隨隨便便開荒的土地是不是農田,先多一份收入再說。

等到各家拿到油菜種子,心裡怎麼有點激動呢。

學了一個多月的種植技術,終於可以實踐了!

路過的客商都覺得奇怪。

安丘縣的農戶們在幹什麼。

四月份在種什麼呢,這地犁的也不好啊,是不是偷懶了,種什麼都不成吧。

麥田旁邊的空地上,粗粗翻耕的土地上,撒了油菜種子,只等著發芽出苗。

只要能減輕田稅,他們不怕辛苦,也不怕勞作。

或許老天也知道安丘縣百姓們的想法。

在各地陸陸續續種上油菜種子之後,天降好雨,滋潤土地。

「果真是好雨知時節啊。」

有人感慨道:「今年多了油菜的收益,日子能好過些吧。」

紀楚站在雨上,眼裡也充滿期待。

此時,從鄉下回來的謝書吏先說了另一個好消息,他興奮道:「大人,你看到今年麥子的麥穗了嗎,沉甸甸的。您給的那些肥料方法,真的太好了。」

第13章

四月份的安丘縣,天氣已經變暖。

去年九月十月種下的冬麥已經抽穗。

冬小麥要過冬,生長的時間更長,所以不管產量口感都比春小麥更高更好。

紀楚跟李師爺他們都是中原來的,他們家那邊也種冬小麥,知道冬麥生長過程。

一般來說,會在年前種上,具體的時間,還要看當時的天氣如何。

天冷的早,那就種的早,天冷的晚,那便再等等。

因為冬小麥種下之後,並不希望往上生長,需要利用冬日的嚴寒,種子往下紮根。

俗語說,麥無二旺,冬旺春不旺,說的就是這個。

如果冬天天氣暖和,長得好了,那後勁就會不足,等到春天該長的時候不長,很影響抽穗。

這跟養花種果樹一樣。

想要開出更好看的花,結出更大的果,便要適當修剪枝葉,好讓營養供給充分。

去年幾場大雪下的好,一層層的雪如同被褥一樣鋪在麥地上,讓地表保持溫度跟濕潤不說,還能在化雪最冷的時候殺死田間的蟲卵。

不止如此,雪化成水時,還及時緩解了春日最常見的乾旱。

都說種地要看天時地利人和,這可一點也沒錯。

稍微不注意,那一年都要白干。

在這基礎上,開年之後,紀楚帶著全縣百姓一起科學制肥,在二月三月份,給麥子施肥得當,如今四月份已經看成效了。

什麼樣的田,配什麼樣的肥。

麥子不同的情況,追加不同的肥料。

雖說辨認起來麻煩了些,可這樣的精耕細作,是會在田地上看出成果的。

紀楚聽到謝書吏來報後,立刻跟著出城查看。

天氣一暖和,麥子一日一個樣。

今日過來一看,果然跟謝書吏說的相同。

沉甸甸的麥穗,實在是喜人啊。

只是麥穗便如此,等到收穫的時候,只會讓人更驚喜。

田間還有人驚嘆道:「縣令大人說肥料至少三次,翻耕時的基肥,下種子時的種肥,生長時的追肥。」

「做好這三樣,定能提高收成,這話不是不信,而不是知道如此有效。」

「咱們這田地錯過基肥種肥,只在年後按照縣令大人說的方法,追了一次肥,都要比往年抽穗大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