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清北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地址:灑金巷尾清北書院】

一群書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

「清北書院,和越家上清書院有什麼關係?」

「不知道啊,以前從未聽說過。」

「招生簡章?是要招學生的意思嗎?」

當今撥亂興治,官學早已荒廢,私學卻是一派欣欣向榮。只是這私學就相當於私人貴族學院,不僅學費高昂,更看中門第,平民百姓就是擠破了頭,也休想進私學上課。

要說寒窗也能苦讀,為什麼非要擠進這書院呢?全因世家大族累世公卿綿延百年,手裡才積存不可勝計名家學士的著作。普通人想讀書,翻來覆去也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那些殘本,所以諸如五姓七望之門,才有底氣巍然為尊而奴視群學。

所以這『清北書院』竟然要延攬他們寒門學子,也是讓人喜出望外。

當即有人呼朋引伴轉道朝灑金巷去,羅錦街上人轉眼少了大半。

只當所有人到了那書院門口,具是大吃一驚。燦金門匾上『清北書院』四字如畫蚓塗鴉,不如上清書院、金山書院等在山林幽篁之間遠離塵世也就罷了,還在人來人往的鬧市之地。

巔峰書院,說的是這沙土滿地的院子,臨水美景,說的就是這未清淤的水池子?更別提什麼山水畫廊,更是聞所未聞,眾人有種被詐騙的茫然。

沈清和披了件煙青色長衫,發如潑墨,檀口含朱,搖著把摺扇,從長廊內不緊不慢地轉出來,神閒氣定和奔波一路的狼狽書生學子大相逕庭。

「諸位好啊。」沈清和禮貌地打招呼,看他們面色有異早有預料,「新學初辦,教學環境諸如此類,授書先生目前只我一人,願意嘗試的可以留下,信不過的即可走了。」

幾人看沈清和衣衫落拓,似是個烏衣紈絝,又年紀輕輕,甚至比他們當眾有些人小得多,心下都以為是個世家公子在耍著人玩,遛人來回地跑,有人自持氣節心中憤憤,當即拂袖而去,還道「豎子不足與謀」,浪費這好些時間,還不如想想辦法如何得真正鐘鼎飽學之家青眼!

有一就有二,大批的布衣書生成群結隊的走了,最後只剩下七個人,衣服補丁的補丁,鞋子破的破,看來也是這批寒門學子裡的寒門了。

沈清和即不說話也不留人,看這幾人定了心留在這裡,啟唇一笑:「眾皆輕我,殊不知凡自負其能者,必自以為是,自以為是者,必百無一能。」

沈清和大搖大擺地搖了搖扇子,對那七人道:

「跟我來吧,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們的好日子在後頭。」

第4章

眾人面面相覷,猶疑地跟著走。

他們也並非全然信這籍籍無名的『清北書院』,只是科舉屢試不中,實在走投無路。見這公子雖然年輕,卻也氣度不凡,比起擠擠插插在勳爵門戶遞文章,倒不如看看能否另有機緣。

走進內院倒是柳暗花明,庭院收拾得平闊,引水為池,畜養了幾尾錦鯉,圍植碧草,階柳庭花,現在才倒真有幾分讀書的樣子。

他們七人里,有人年歲虛長,巴頭探腦跟在後邊,也不敢隨意探看,只顧低頭看自己的破布衣服鞋子,從未進過這樣的院子,更心有戚戚恍覺天生便有雲泥別。也有人昂首挺胸,雙目有神四下打量,要將這裡的每一寸都瞧個清楚。

只沈清和優哉游哉,想著到了夏天,這又是水池子又是草的反而招蚊蟲。思忖要把工匠精心雕琢的山水小品都夷平了作空地,讓學生們跑跑步多運動,才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終於到了教室,推開門的一剎那,七人驚訝地睜大了眼。

大雍朝平民百姓間崇尚安坐盤坐,而高門名士間則造了幾席,憑几而談甚是清雅,引得萬千學子爭相效仿。可眼前一排排坐席甚是奇怪,高腳的桌子和椅子擺放規整,一把把幾乎有半人高,從未見過什麼地方有這種制式的坐器。更古怪的是最前頭先生授課的地方還擺了座矮櫃,也不知意欲何為。

不過七人里終究也沒幾個正經上過學堂的,他們都當這是高門大戶間流通的器具,不敢冒尖提問露了怯,殊不知就是王孫公子來了,也沒見過這些玩意兒。

「隨便找位置做吧。」沈清和看著這批課桌課椅甚是滿意,南紅拿著自己畫的靈魂圖紙,能還原到這份上也是不容易。

「對了,都往前坐,不准往後占。」他看了眼幾人,順嘴補充。

幾人在那高腳桌椅上坐得彆扭,沈清和站在酷似放大版鞋櫃的講台前,將白堊特製的粉筆在指尖捻了捻,墨水噴塗的黑板簡陋但也勉強可用,他信手寫了幾個大字——

「貴無論」

「摸底考試,以此為題寫一篇策論,限時二刻。書院師資有限,合格者留下。」沈清和將粉筆一丟,順著搖椅坐下。

有人問什麼是合格,沈清和將扇面一展,「簡單,合我心意,就是合格。」

幾人頓覺荒唐,「那要是所有人都不合你心意呢?」

沈清和以扇掩面:「那諸位只能另奔前程了。」

眾人心中有氣,但看了眼黑板上的文章,題倒也不難。所謂貴無論,是越氏清談的主要內容,原話是「天地萬物生為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