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綁定內娛嫂子系統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們說這些風涼話時,心裡是很得意的。還有人在娛樂組開貼放話,自擔的劇固然被嘲(還要狡辯都是對家下黑水),但一番的地位非常穩固,《如夢令》的成績再好,凌穗歲被踢下桌又有什麼用?

這話說的,不僅歲絲不樂意,本來在吵架的劇粉也不樂意了。

凌穗歲一直是《如夢令》的主角,劇情也始終以雲箏的故事為主線展開,誰說她被踢下桌了?雲箏的人氣值始終是各項榜單第一名,而且很多劇粉只是不喜歡這個角色,不代表討厭她啊,難道世界上只剩下這兩種極端情感了嗎?

再說了,如果要認真分析劇粉們對《如夢令》各個角色的情感,對這些搞政治鬥爭的人物來說,「支持」這個詞明顯比「喜愛」更合適。

權謀劇的觀眾在討論劇情時,總體上的原則依然是「對事不對人」。即使對某個角色表現出明顯傾向,會為其搖旗吶喊,也是基於ta的政治主張,和扮演該角色的演員關係不大。

至於金盞麼……金盞角色粉固然覺得雲箏對金盞有所虧欠,但她們最恨的還是雲箏的政敵。真正的角色粉還不至於主次不分,忘記了誰才是讓金盞喪命的兇手。

黑粉這次又搞錯了重點,《如夢令》的下沉市場觀眾只想著看劇,參與這些討論的意願很低,輿論風向影響不到他們;

而上浮市場裡最能製造聲量的那一批人,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吵什麼。

很多同行都覺得「吵架」是《如夢令》能維持熱度的秘訣,這麼說其實也不算錯,但不同作品吵架的內核卻完全不同。

有些架吵的是情緒,是比誰帳號多,看誰更蠻橫不講理,這種一吵起來觀眾就得跑,沒有誰追劇是想內耗自己;

而《如夢令》吵的是穩紮穩打的劇情內容,是言之有物的觀點輸出,雖然避免不了網際網路槓精出沒,但整體氛圍還是比較陽光向上的。

就算很多都是網際網路鍵政……至少看上去還挺唬人的呀!總比動不動就人身攻擊的罵戰觀感好多了!

細細篩選後,就會發現還是有不少大佬貢獻了乾貨呢。

所以,凌穗歲這次不僅沒有「被踢下桌」,反而在很多人眼裡又完成了一次飛升。

演員的咖位受很多咖位影響,觀眾對演員的印象卻往往與作品掛鉤最深。說真的,凌穗歲拿了那麼多視後,也不如一部《如夢令》更能讓觀眾清晰地認識到,比起「明星」,她更是一個優秀的演員。

永遠不要低估「好演員」這個評價的濾鏡加成,它可以讓六分的演技被美化成九分,可以讓一個演員擁有超級厚的血量,就算以後撲再多部作品、人氣再低迷也依然能保住超高的咖位,地位自動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

這才是真正的養老保險——雖然凌穗歲大概率不需要這些,也恥於吃自己的老本。

《如夢令》的收益只在大賺和瘋狂大賺的區間,凌穗歲等著聽結果就行。

在歐洲工作的間隙,她還關心了豐收傳媒其它業務的收入情況。

先是公司藝人,凌穗歲翻看線上名冊時,都沒想到公司已經有八個簽約藝人了,而且有幾個人的名字和臉她還是第一次看到呢。

這也不奇怪,畢竟她不參與公司具體事務的管理,這幾個新人也不是走流量路線,不需要公司傾斜太多資源,所以沒人會特意告訴她。

童曉曼:「下半年重點給各平台、各影視公司推薦的藝人就是尹樂容。憑藉金盞這個角色,她有機會爆成小流量花,下一部就可以演女主角了。」

只要豐收傳媒願意置換點資源,長劇的二番女主,或者精品橫屏短劇的一番女主都能爭到。

金盞下線的cut,在各平台都有非常高的播放量,她和雲箏的cp也一口氣登上榜首。而尹樂容本人在各平台的社交帳號,也成為了本周明星漲粉量第一名。

從橫店的小龍套,摸爬滾打成為如此閃亮的明日之星,粉絲考古還扒出了她以前遭受過的不公平對待,這會已經把美強慘三要素全部拉滿了。

凌穗歲點頭,當初她們簽下尹樂容,就是看中了她的潛力。事實證明,她的眼光很好。

至於別的簽約演員,凌穗歲沒有投入太多關注。她知道她們有人發展得不錯,也有人在走下坡路,她既然不參與管理,那就只聽匯報,不做決策。

以趙纖凝為首的那批藝人,都是她看著進步的,她對誰都有感情。但在公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她選擇幫扶某個人,就必定會有另一個人的利益受損,誰又該吃這個虧呢?

「對了——」凌穗歲倒是想起一個特殊的人,「馮荔最近學習成績怎麼樣,演戲沒耽誤她上學吧?」

她差點忘了,公司還有個童星呢。

童曉曼:「放心吧,耽誤不了。我們儘量安排她周末和節假日拍戲,少數不得不請假的上學日,我也給她安排了補課,保證她肯定能跟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