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綁定內娛嫂子系統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對劇本內容沒有更多異議,也定下了參與編劇討論會的時間。談話快結束時,編劇還提到了《歲歲有你》,並追問什麼時候出第二季。

老天,都到美國了,怎麼還有人催更這個啊!

編劇:「我真的很喜歡,雖然只有特輯是英語版,其它幾期看字幕比較吃力……我很喜歡你提問的視角,也許沒有別的訪談節目那麼專業,但融入了你自己的思考。我保證,每個看過節目的人都會愛上你的靈魂。」

嗯,美國人說話真的很喜歡用這種極其誇張的形容方式。凌穗歲在腦中瘋狂檢索這位編劇的代表作,也回以同樣程度的讚美,把對方樂得嘴角瘋狂上揚,根本壓不住。

隨後,凌穗歲又見到了導演和製片等人。他們討論的場地很快從會議室轉移到了服裝間,凌穗歲看到了好幾排衣架子,上面都是她今天要試的服裝。

好極了,她就說這是體力活。

李茉的衣櫃裡有幾件基礎款,組合起來就是美高女生最日常的裝扮。不過它們被放在角落的位置,或許很難有出場機會。

擺在前面的是白襯衫,還有幾條馬面裙——不對,應該說參考了馬面裙形制的裙子?

凌穗歲對漢服的具體樣式沒有太深研究,但她知道傳統馬面裙肯定是沒有口袋的。她手裡摸著的這條裙子,應該叫帶有相關元素的時裝款。

製片人興致勃勃地問她:「我特地了解過你們的國風穿搭,這個叫新中式,對不對?李茉的服裝風格是既有東方傳統文化的特色,又兼顧現代服裝的實用和便利性。」

凌穗歲欲言又止,但製片人意猶未盡,她沒插上話。

他接著介紹:「雖然它是裙子,但造型師說裡面還要加襯褲,這樣就不會走光,也不會影響到打架時的腿部動作。」

「而且你看上面的圖案,在平鋪設計圖里它就是一道陣法。你應該對這個詞彙不陌生吧?瑤台錄裡面有。李茉在戰鬥時,她這條裙子上的圖案就會發光,隨著她抬手,這些圖案就會以流光的方式漂浮起來,既可以組成防護罩,還能撥出去攻擊敵人。」

製片人打開平板,向凌穗歲展示了動畫效果。

不得不說,在剛聽到打架要穿裙子時,凌穗歲腦袋上頂著無數個問號,連貝兒公主在電影裡穿過褲子!不過在聽完介紹,了解這條裙子的法器用途後,她對這點就沒有疑慮了。

裡面加上襯褲的穿搭,其實就和《瑤台錄》里嘉月的作戰方式差不多。不過聽製片的意思,李茉的動作特寫會更多,畢竟他們已經打算把電影名改成「Kung Fu master」,最直觀的翻譯方式就是功夫大師。

凌穗歲謹慎地提醒他們,功夫通常指的是拳腳過招,廣義上也有包括用武器戰鬥的,但絕對不包括施法的……她知道他們從《瑤台錄》和其它國產奇幻仙俠作品中得到了靈感,特效技術在施法過程中才有用武之地,但兩者壓根不是一個派系的呀!

對此,迪蘭德表示意見收到,但不改。「功夫」是華國文化在歐美地區極具代表性的詞語,迪蘭德想打這張牌,肯定會用它來吸引觀眾目光。

而且李茉的能力範圍只是有所超過,又不是不打近戰,只要有拳腳過招就行了唄。

……行吧,凌穗歲接受了這個解釋。主要是讓她自己想,她也想不到一個「現代修仙者」的合適代號。華國那種命名方式,在西方水土不服。

她隨口問一句:「裙子的設計理念蠻好的,是哪位編劇想的啊?」

裙子的樣式、花紋由造型師負責,但這種把圖案轉為攻擊的需求,肯定是需要按照劇本溝通的。

在場幾人看向總編劇,他回憶片刻,猶豫著報出兩個名字,夏洛特或者米蘭達?或許是這兩位女士中的一個,他不記得了。

這只是一段小插曲,也沒人真的在意她是誰。只有凌穗歲和他提了一句,說這個編劇很有想法,她喜歡這種風格,希望在後續的調整中能讓她有更多發揮空間。

因為剛才聊得很愉快,總編劇點點頭,把這件事記下了。

凌穗歲換了很多套衣服,還嘗試了好幾種髮型。

導演最喜歡的是髮帶+高馬尾,他對華國文化有一些了解,尤其喜歡武俠作品,《大俠無憂》就是他這兩年的心頭好。

導演覺得高馬尾特別有俠客風範。凌穗歲站著不動時還好,一旦她進入狀態,那種世外高人的感覺簡直渾然天成,他腦子裡已經在構思李茉轉個身,頭髮也隨著飛舞的畫面該怎麼運鏡了。

他這會可算知道,為什麼《屠龍者》的導演對凌穗歲評價這麼高,這個演員的氣質決定她天生就要吃這碗飯的。如果是後天練成,那就更了不起了。

此刻他沒別的想法,只有靈感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恨不得現在立刻馬上就開機。

凌穗歲也拿到了李茉的武器,一把扇子。

這個真的讓她有些意外,她以為會是最常見的劍,或者刀,沒想到是摺扇。

好消息,以摺扇為武器的戰鬥方式比較少見,容易帶給觀眾新鮮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