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某條街區時,窗外略過的景色讓凌穗歲感到驚訝。
她看到了什麼,這是卡車抗議嗎?在寫字樓的樓下,還擺滿了葬禮專用的花圈,這得是多大仇啊……
卓思妤給她解釋:「這個是閃亮的她那幾個選手粉絲搞出來的,這節目前幾天剛收官,線上線下的抗議就沒停過,粉絲還鬧著要去廣電舉報,拿著消費記錄去報警,告平台欺詐。」
看看這幾家粉絲互撕的程度,再看看豐收傳媒內部林雅涵和趙纖凝兩家粉絲間的摩擦,那就真的是小打小鬧了。這兩人也以此為戒,調整好了心態,果然幸福都要建立在對比之上。
凌穗歲聽得嘖嘖稱奇,雖然不提倡這種手段,但不知道平台在花招百出只為圈錢,甚至不惜破壞市場環境時,有沒有想過會有被反噬的這一天呢?
光想到這一點,凌穗歲就很難對平台生出什麼同情。
只是,聽卓思妤說,由於這事鬧得太大,其它平台正在辦的演員選秀紛紛被叫停。
不止擬辦項目不予通過 ,哪怕是已經播了一兩期的節目,也不得不「因技術原因停播」,無論是贊助商付出的金錢,還是選手、幕後工作人員們的時間精力,通通打了水漂。
資本的造星捷徑又被堵上一條,聯動短劇倒是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在這幾個月內發展極快。這種聯動之後反轉又反轉,通過不同視角,把好人變壞,又把壞人變好的套路非常流行。
至於劇情邏輯嘛,觀眾爽一把就完事了,都看短劇了還要什麼邏輯。
其實豐收傳媒很早就在布局短劇賽道,小成本能搏個大收益的事為什麼不做?不過聽童曉曼說,反而在短劇最火熱的當下,她在考慮收緊投資,落袋為安。
她的理由也很簡單:「現在的短劇參與者都是投機型,而不是長久投資型。這個市場會被搞成什麼樣子,國家什麼會出相關政策,都是不可控因素,風險太大了。」
凌穗歲對她的決定表示贊同。儘管她不是專業投資者,也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哪怕現在的短劇野蠻生長還沒到頭,但又有誰能保證,自己能賺到最後一個銅板,而不是一念之差,就賠個精光呢?
暫避鋒芒是為了更好的回歸,也許再過一段時間,影視市場會迎來一輪洗牌,那就是豐收傳媒往上走的最佳機會。
凌穗歲能待在國內的時間不多,基本是休整一天,參加完頒獎禮就要走。嚴思菱好不容易才等到她有空的時候,向她匯報了電影的最新進度。
這不僅是她的女主角,還是她的投資人呀!凌穗歲的意見,對嚴思菱來說至關重要。
凌穗歲標記出幾個點,和嚴思菱展開了討論。她順便告訴她,這種事線上說也行,不必非得在她面前,她自己倒是無所謂,嚴思菱跑來跑去太辛苦了。
嚴思菱嘿嘿地笑了兩聲,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除了想同步進度,我還想親自向師姐表示感謝……謝謝你提前給我發了工資。」
搞藝術是很花錢的。嚴思菱家裡條件只能說一般,勉強能供得起她藝考和學導演專業,而她自己也不好意思畢業後再找父母要錢。在她家裡托七拐八繞的關係找到孟玉,孟玉又把她介紹給凌穗歲之前,她都是一邊打零工,一邊搞她的電影創作。
影視行業收入兩極分化很嚴重,別說外包和普通打工人了,連導演和編劇都有可能被拖欠報酬。這年頭能按時結清尾款的甲方都是大好人,凌穗歲還提前給她發工資,她簡直是天使!
凌穗歲並不居功:「我只是想讓你專心搞創作,資本家都是追求性價比的。」
儘管她這麼說,嚴思菱依然知道她不是。
她又差點被感動哭了,還在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如果以後混到裴導這種地位,有人請她出自傳,那她必須把凌穗歲放在第一頁。
嚴思菱由衷盼望,凌穗歲這次能拿下飛天優秀女演員。
她才二十七歲,她會成為國內最年輕的滿貫視後,也會打破達成電視滿貫的最小年齡記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