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綁定內娛嫂子系統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且,短劇再短,也是一百集,籌備和拍攝都需要時間。

節目裡的演員們還有綜藝正片要錄製,還要錄口播GG,就算天線把她們的時間管理壓榨到極致,也能看出明顯的趕工痕跡。製作水平太粗糙了,不會是外包給實習生了吧?

不過,這是以凌穗歲對影視劇的標準去看。如果是普通觀眾,就不會在意這麼多細節。

況且從商業角度來說,「打發時間」並不是一個貶義的評價。說句不好聽的,別看有些偶像劇項目吹得天花亂墜,在觀眾心中的作用也就是這樣而已。

凌穗歲很早就和周圍的人說過,短劇崛起後,會給長劇大分類下的偶像劇、爽劇帶來很大影響。

過去幾年只是b和b級以下的長劇項目被砍,而《閃亮的她》在長視頻平台給短劇引流後,風波恐怕要加速蔓延到a級,甚至s級項目了。

短劇擠占觀眾娛樂時間,長劇只能走向精品化是必然趨勢,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會比凌穗歲想像得更快。

《閃亮的她》把演技比拼和選秀的buff疊滿,拉了一面「每個演員都是大女主」的旗幟,又給內娛帶來非常新穎的聯動短劇,一時之間爆到風頭無兩。

別說同期綜藝了,就連在播的影視劇都受到了影響。畢竟《閃亮的她》那邊有一百集短劇,這些還要做任務解鎖,當觀眾的注意力被收割走時,長劇的大盤自然就小幅度遇冷。

卓思妤說追這節目的粉絲真的好累,又要做互動任務,又要買酸奶。而且短劇的播放雖然不計入影響淘汰結果的投票,但展示目錄卻是按照解鎖數量排行的。

在內娛,只要有榜單,就意味著競爭。你說你是人氣top,結果短劇排在別人下面,你好意思嗎?

所以,觀眾可以通過做任務免費看,粉絲卻得氪金捲起來。

有粉絲罵節目吃相難看,節目就出來回應,考慮以亂序方式排列,但之前花過錢,把自擔推到前面的粉絲不樂意了。

憑什麼啊?誰家追星不花錢?你家看不起就別看了,讓選手麻溜退賽吧。

粉絲之間鬧起來,吃瓜路人看熱鬧,節目組悄悄隱身。

莫子晴的算盤可太響了,如果不能解決矛盾,那就轉移它,還能炒一炒熱度呢。

要卓思妤來說,當這批演員的粉絲實在太辛苦了。她有點想不明白,追星難道不是為了快樂,誰會自己找苦吃啊。

這個嘛,還真有很多人會。

這種付出在經濟學上被叫做「沉沒成本」。同樣是喜歡某個明星,隨口夸一句她的演技不錯,和為她卷生卷死又花錢又花時間,哪一種情況更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呢?

流量明星養粉圈,基本都是這個路線。包括凌穗歲在內,也是因為《遊戲已上線》大爆後,被圍剿她的公司們鋪天蓋地下黑通稿,粉絲越被虐戰鬥力越高,她才走上了頂流之路。

那些有真正黑料的藝人,粉絲都可以自我洗腦沒什麼大不了,都是對家作怪,像凌穗歲這樣被裡三層外三層扒個遍,都只能用造謠、誇大事實等手段去攻擊的藝人,當然更讓粉絲感到心疼和委屈,畢竟她們是真占理啊!

目前《閃亮的她》養粉圈就是這種情況,節目爭議越大,粉絲感情越深,一生都愛自我奉獻的追星人,永遠會被「自擔只剩下我了」的幻想打動。

從某種角度來說,莫子晴也算是言行合一。

她說要搞選秀,就是認認真真按選秀的套路來,但凡有一絲用實力說話的因素,節目的圈錢能力都不會這麼強。

而這個節目出來的藝人,大概會對00、05花的格局造成很大衝擊。以前愛豆轉演員至少還有門檻,現在的選秀都無縫銜接了。

光是凌穗歲自家公司的演員,就有一個正在談的項目沒有下文。對方找了各種理由當做藉口,但童曉曼稍微一打聽就知道,人家在《閃亮的她》那邊看中了好幾個,就等著她們的節目錄製結束呢。

雖說合作泡湯的事常有,但田恬還是受到了很大打擊。她也看了這節目的短劇,而且是看過之後才覺得更難受。

「就這,就這種水平也能換掉我?」田恬在公司氣得不行,「去大街上拉個路人,只要對鏡頭不緊張,都能把這集完整拍下來吧!」

她不是對這個項目耿耿於懷,而是難以接受自己被向下淘汰,這和她簽約豐收傳媒以來,從凌穗歲身上感受到、學習到的觀念嚴重相悖。

田恬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很多公司也對《閃亮的她》頗有微詞。

但他們破局的方法,就是辦更多的演員選秀。據凌穗歲所知,奧奇和玉米都在積極籌備同類型節目,天線能鑽的空子,他們為什麼不行?而且跟風的速度還得快一些,必須要趕在選秀被禁前,也吃上這口熱乎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