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綁定內娛嫂子系統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了錢,接下來的事情都好說。什麼時候補拍,找誰來拍倒成了次要的事情,配角演員還是很好找的。

在多方碰頭,商量收入分配調整時,凌穗歲希望提高其它電視台購入播放版權的收入比例,針對具體數據,雙方僵持不下,最後凌穗歲提出了階梯式比例,才勉強達成初步共識。

上星的收入分配算是解決了,在網絡播放這邊,凌穗歲也很有想法。

她詢問天線視頻:「聽說你們想給自製劇引入績效機制,通過播放量來結算演員片酬?」

不得不說,這是平台掌握終端用戶渠道後,話語權再次擴大的證明。天線打著「引導影視從業者為觀眾服務」的幌子,實際上只是為了轉移風險,一分錢都不想多出。

畢竟,它的績效機制只有未達標的向下調整,可沒見到大爆劇的向上獎勵呢。

天線視頻很驚訝,她難道是想把買斷變成分成?

這可不行啊——平台都預付了一部分網絡獨家播放的買斷費用,這時候說要改?瘋了吧?知不知道這要牽扯到多少合同,多少GG商的贊助金額啊!

好在,凌穗歲並沒有打算整個大活。

她說:「我們談的網絡獨播版權是三年一簽,天線享有優先續約權。我的意思是,前三年保持買斷不變,後面的會員拉新、GG收入等等,我希望能和平台分成,我們調整這部分的比例就好了。」

「至於分成方式……下不保底,上不封頂。」

哦豁?這是真正的分成,天線視頻更驚訝了。

雖然比起其它作品,凌穗歲之前幾部劇的長尾很不錯,但三年確實有點長了。難道她還能部部都是《自由之家》系列嗎?

平台並非完全不相信浪潮的長尾能力,畢竟凌穗歲的實績擺在這。只是吧,她好像有點自信過頭了。

再看她旁邊的童曉曼,豐收傳媒的另一位合伙人。她雖然沒有出言反對,可見她們兩位事先已經達成共識,但看她的表情,似乎並不是發自內心地認同,只是對凌穗歲妥協了。

這種談判不是派個代表就能拍板決定的事,多方還有得磨呢。大夥分批離開,等上車後,童曉曼才終於笑了笑。

「他們應該相信了。」她說,「天線的人臨走前看了我好幾眼,大概都覺得我是拗不過你才同意。」

沒錯,她當然是演的——如果連合伙人都不認同凌穗歲的行為,更會讓平台覺得她是在外行指導內行,可以趁機占她點便宜。

提到「占便宜」,沒有哪個國人能拒絕。站在平台的角度,他們必然會暢想,只要比例談得好,三年後再買斷的價格再怎麼低,可能都比不上寥寥無幾的分成便宜。

最高端的商戰,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套路。打心理戰,可就撞到專業演員槍口上了。

在凌穗歲的指導下,「新人演員」童曉曼的表現非常出色。

要知道,這種表演也是有難度的,少一分表現不出來,多一分就顯得假了。怎麼說她倆也是最親密的合作夥伴,童曉曼不可能當著外人的面拆自家人的台啊,這不符合她的人設。

凌穗歲誇她:「童姐,你要是不當經紀人,說不定可以轉行當演員。」

「那還是不了。」童曉曼拒絕道,「想在這行混得好,難度很高啊。」

「說實話,你剛才那種故意表現出非常精明能幹,又裝作無意間流露出天真狂妄、有點實績就飄飄然的樣子,就連我這麼了解你的人,都會懷疑到底是真的還是演的。」

凌穗歲:……

童姐大概、也許、應該是在誇她,而不是在陰陽怪氣。話說,她沒有這些壞毛病吧?

凌穗歲自我反省了一會,覺得自己沒有。

她想了想,對童曉曼說:「童姐,謝謝你這麼信任我。」

按照她的構想,天線雖然沒有多出錢,但在熱播期是不用讓出任何利益的。她雖然能把這部分調整的機會用在三年後的分成上,但長尾的事情,誰說得准呢?

豐收傳媒不是她一個人的,倘若決策失誤,也會影響到童曉曼的利益。

「這沒什麼。」童曉曼輕描淡寫地說,「我一直都很相信你,要不然怎麼會吃下你給我畫的餅呢?」

現在公司有了,新演員有了,但她當年畫過的大餅還不止於此呢。

凌穗歲戰術看手機,實現目標這件事嘛,總是要一步步來。

童曉曼哼了聲,沒在這件事上揪著她不放。

其實,從見到凌穗歲的第一眼,她就感受到了她身上的衝勁。

那時童曉曼就知道,這個敢闖敢拼敢想的姑娘,是很願意承擔高風險,去挑戰高收益的。縱是滿盤皆輸,她也不會缺少從頭再來的勇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