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華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關於市場經濟的討論還很保守,誰也不知道未來會走向何方。
所以,黎想是勇敢邁出第一步的創業者,她的對照組不僅有觀念守舊、一心進廠的閻學軍,還有不知道自己以後會怎樣,逃避思考未來的陳海。
陳海為什麼要當街溜子,本質原因還是找不到工作。數萬知青回到城市,當地騰不出那麼多就業崗位。
黎想、陳海、閻學軍都是回城知青,三人在面對現實困境的不同選擇,其實是整個時代的縮影。
演員外放出的氣質當然是可以通過演技改變的,但應年的演技顯然還沒精進到這種程度。
凌穗歲和他說完之後,心有不甘的應年也服氣了。
他以為自己對角色的分析已經很到位,卻沒往更深的層次去想。影視鑑賞是表演的基礎課,他也寫過高大上的論文,輪到自己實操時就忘記了。
凌穗歲安慰他:「沒事,畢竟你看的是小說嘛,小說里只寫女主怎麼賺錢了。而且主視角外的人物分析比較難。」
對主角而言,小說會詳細描寫ta的心理變化,配角很少有這種待遇。所以能把配角演好的演員,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常都很強,這樣才能補全主線敘事外的角色信息。
她還給他提了建議,讓他有機會多去小縣城走走,去體會最真實的人間煙火。
和現實脫節、對普通人生活完全沒概念的明星,很難成為一個好演員。
在凌穗歲的閱片清單里,除了各個國家每年的優秀影視作品,還包括反映社會現實的紀錄片。不管多忙,她都會抽出時間上網衝浪,了解最新的社會熱點。
有些演員會給自己立「2G網」、「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設,好像這樣就顯得比較高級。但在網際網路席捲全球的時代,這種閉門造車真的會有好效果嗎?不見得吧。
應年接受了她的提議,但還是很失望。
就算能理解凌穗歲為什麼不選他,他仍不死心地問:「我現在按照你說的方法去感受,還有機會嗎?」
「……時間來不及。」凌穗歲如實說,「現在十月了,陳海的演員這幾天就要定下來,我不可能拖到開機前一天再選人。」
應年最後的希望破碎,他都不記得自己之後說了什麼,又是怎麼掛斷電話的。
他很難過,感覺之前為陳海做的努力全都白費了。因為太難受了,他甚至沒心情吃晚飯。
保姆把這事告訴了他家的長輩,了解過此事後,他父親本來想找童曉曼談談,被裴學海攔住了。
裴學海質問他:「你讓他以後怎麼和凌穗歲相處,業內又怎麼看他?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
「您想哪去了,我只是想和豐收談點合作,肯定能開出大家都高興的條件……」
他又不傻,強按劇組低頭,人家能好好拍嗎?
「那也不行。」裴學海冷哼,「就是你們夫妻倆太慣著他了,才把他養成這樣!他今年都多大了,想爭取個角色還需要爸媽保駕護航,我看他從入行起,就沒體驗過什麼叫試鏡吧。」
應年父親不敢吭聲了,流程肯定是走過,但要說正兒八經去爭取,那在《浪潮之下》劇組還真是第一次。
而且——應年本人都不知道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試鏡。
讓裴學海來說,應年這次被拒絕反而是好事。他不許家裡任何人去找浪潮劇組溝通,畢竟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畢竟在內娛,除了凌穗歲,還有誰能忽視他身上的背景光環呢。
凌穗歲不清楚裴學海的打算,但她能感受到應年的心情。畢竟他對她的好感度這幾天波動起伏很大,系統又經常播報,讓她想忽視都難。
不過吧……應年對她的好感度雖然有起伏,但要不了多久就會回到一百。別說凌穗歲了,就連起初著急提醒她的系統,到後面都不當回事了。
等應年的好感度穩定下來,不再反覆橫跳,凌穗歲就知道他想開了,也接受現實了。
聽夏天說,他最近有個很神秘的旅行計劃,神秘到目的地連經紀人都瞞著,不讓任何人知道他要去哪裡。等過了幾天,大家才知道他背著行李去火車站,隨便買了張即將出發的票,中途也是看心情下車。
家裡人對他的任性頗有微詞,卻還是放任了。反正以國內的治安情況,他還不至於遇到什麼危險。
說實話,凌穗歲還有點羨慕這種說走就走的自由,她甚至有一瞬間產生了也想這麼幹的衝動。
但她很快又冷靜下來——這種事應年能做,她不行。因為他這幾年非常低調,而她是正當紅的明星。
凌穗歲並沒有憂傷什麼「成名的代價」,作為享受過頂流紅利的人,發出這樣的感慨就有點矯情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