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到張紫涵和李玉華的母女矛盾時,凌穗歲給了很貼切的形容。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會覺得青春期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但張紫涵的情況並不是這樣。」
「面對李玉華給她施加的壓力,她一邊覺得痛苦到難以忍受,但另一邊又是理智清醒。她非常清楚地知道,傷害她的人同時也很愛她,所以她沒有辦法責怪媽媽,只能自己情緒內耗。」
「李玉華不僅是張紫涵的媽媽,也是她的班主任。這兩個身份疊在一起,加強了李玉華在她心中的權威性,另一邊也削弱了女兒和母親的親密關係。」
「所以張紫涵會不斷反思,是不是她真的做得不夠好,才導致媽媽想讓她考好大學,她自己也想考好大學,她們明明有相同的目標,但她這個過程卻很痛苦,而且她還沒辦法和媽媽傾訴。」
「她和媽媽之間不夠親密,爸爸在這個家庭里又是半隱身狀態,所以她只能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在學習上,比別人更在乎考試成績,然後這時薛語桐又轉學過來,她還沒守住第一名的位置。」
「張紫涵的成績掉下來之後,她和李玉華之間就失去了相安無事的平衡。我覺得她們母女倆的問題是比較長期的,只是在高三的特殊環境下,這種矛盾被激化了。」
凌穗歲還舉了例子,就是疊積木。
張紫涵和李玉華之間的關係,就是地基都沒打好的積木,每往上放一塊,都在增加它坍塌的風險。
高考就是那一塊最新放上去的積木,如果只反思這一塊積木放的位置不對,那就算調整好了,在放下一塊、下下塊的時候還是會坍塌。
想要讓積木穩固,只能推倒重來,從底層邏輯去重築她們母女倆的相處模式,她們才能真正和好。
直播彈幕受限於互動形式,能發出來的內容都是短句,無非是「穗歲厲害」、「講得好」、「好會分析」之類的評價。
等到直播結束,這條視頻片段被搬運到網上時,本來話題度就很高的《金榜題名》又在網上掀起了新的討論。
代際關係本來就是網際網路長盛不衰的話題,何況還涉及到高考這個牽動許多人心腸的背景,不管是追劇的觀眾,還是圍觀的路人,都忍不住參與到「傷害你的人其實也愛你」的討論當中。
粉絲對她的剖析自然是恨不得吹上天,在粉圈之外,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凌穗歲的闡述,但至少大家能達成共識,這個女演員肚子裡還是有點墨水的。
無論如何,她提出的觀點值得被討論,而不是絕對安全,卻毫無意義的廢話。
比起絕望的文盲,華國人當然對這樣的演員更有好感。
這段採訪一出,張紫涵的名氣遠大於凌穗歲的情況,總算有了一點改善。
《金榜題名》的收視率一直在穩步增長,前幾天還保持在3.5-3.7,最新的數據已經破3.9,離破4僅差一步之遙。
這裡的收視率是按集來算,如果是某一刻的峰值,還能再接著往更高位沖。
最可怕的是,金榜到現在也才播了2/3,很多高潮情節還沒播出來呢。
有人預測,它或許能創下cvb改版後的最高收視記錄,這就讓金榜剛播出時,某些叫囂「現在央1的底盤就有2.5,這部劇才剛及格」的人尷尬萬分了。
是的,2.5作為集均收視確實剛及格,但它們的全劇集均不是正在保3爭4麼?
隨著《金榜題名》討論量起飛,網絡全段播放量也迎來了飛速增長。截至目前,在播出即鎖v,只能免費看1集的情況下,金榜的集均播放量已經突破四千萬。
這個數據聽起來不高,但真要拉表格的話,不少純網絡播放的大製作網劇都打不過它。何況,《金榜題名》還沒播完,看這走勢,集均還有很大上漲空間。
凌穗歲有預感,《定風波》坐了半年的本年度網播top寶座,很可能要挪給《金榜題名》了。
就算只有第二名也沒關係,有現在的成績,金榜就已經補齊網播的最後一塊短板,成為毋庸置疑的年度大爆劇。
反正,以金榜持續已久的高討論度,網台雙爆是遲早的事。
很多網友可能沒看,但絕對聽說過它的名字,了解過它的幾段劇情,也在豆子上刷到過張紫涵的片段,和凌穗歲講解角色關係的視頻。
尤其是她連吃六碗飯,才拍出來的那場情緒重頭戲——這條視頻在豆子上的點讚足足有兩百萬。
這個數據不僅以碾壓性的優勢位列金榜官豆帳號視頻點讚量榜首,甚至比《定風波》劇組瘋狂營銷推流的應年哭戲還要好。
嗯……總覺得出品方看到這個結果後,會比張紫涵哭得更傷心。
這集播出當天,各個社交平台幾乎都有「隨一包紙巾」的熱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