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先交流了對這段劇本的讀後感,總體基調肯定是特別悲傷的。定下這個氛圍後,他們再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去順每個動作、每句台詞的邏輯。
凌穗歲指出:「趙瑎衝進來的時候,我應該已經沒救了。就是全身都是血,一看就救不回來那種。」
「這個時候我倆再說什麼,都是基於我馬上就要掛了的共識上,肯定要說最重要,最想告訴對方的話。」
應年:「我同意你後面的說法,但趙瑎心裡肯定是想救你的。直到你真正閉眼前,他應該還抱著沒準奇蹟降臨,你能活下去的希望。」
凌穗歲:「嗯……我覺得這種情緒對你來說是感性的期盼,但你理智上肯定知道,我救不回來了。不然你那麼愛我,肯定是第一時間找醫師,而不是抱著我說話。」
應年被她說服,在這裡做了筆記。
他祈求她不要死的台詞可以保留,但情緒就要變得更絕望,更有無力回天的悲鳴感。
他們接著往下順後面的台詞,趙瑎對她刺殺敵軍首領的情緒反應就更複雜了。
應年:「占比最大,最直觀的情緒肯定是痛苦,因為我馬上就要失去你了。我覺得這裡後悔和自責都有,但這兩個詞的分量好像又太輕了。」
「我恨我自己沒能及時趕回來,讓你要冒這麼大的風險行事,而且也是因為我沒在北境打勝仗,敵軍才會一路南下入侵國都。」
「對了,應該還有對政敵的怨恨。都是他們使絆子,我在北境才會輸,你為了保住我妹妹才會這麼做。」
凌穗歲沉默片刻,應年分析的很有道理,估計也很符合原著作者的心路歷程,非常大男子主義。
但……照他這種演法,她又要給他當工具人了。
雖然這是大男主劇里女角色的宿命,但想到這是她在這部劇里唯一的人設高光,凌穗歲又有點不甘心。
她都帶他入戲、配合他演出這麼久了,在秦嫻下線這個名場面里,就不能讓她也上個桌嗎?
但直接說肯定不行,就算應年答應,編劇和導演也未必答應,畢竟秦嫻在他們眼裡除了蘇男主外啥也不是,他們不會為了她去改劇本的。
所以,她得找個迂迴點的理由。
凌穗歲想過之後說:「就沒有一點正向的情緒嗎?秦嫻是最懂趙瑎的人,他們夫妻一體,趙瑎肯定也明白秦嫻是怎麼想的。」
「她冒著生命危險來刺殺敵軍首領,也是為了國家大義,稱得上是死得其所。」
「我覺得,秦嫻之所以是趙瑎的白月光,不單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愛情,也因為秦嫻和趙瑎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目標和理想,才稱得上是靈魂伴侶。」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趙瑎的人設也會變得更立體。他後面一直懷念秦嫻,永遠忘不掉秦嫻,實際上他懷念的不僅是這個人,也是他的初心。」
「你看,這樣趙瑎的人設會不會好很多?比起忘不了某個女人,這樣更符合一個明君的心態。」
應年聽完都震驚了,感覺趙瑎這個角色在凌穗歲的描述中,都被拔高了一個層次。
凌穗歲心想,可算編完了。
為了給秦嫻增加一點正面高光,她真的盡力了。
第25章
最考驗凌穗歲演技的時刻
凌穗歲說服應年後,應年再去找導演和編劇就會變得很容易。
第二天,凌穗歲就收到了新的劇本。
修改的部分不多,主要是將秦嫻的「妾深愛殿下,至死不渝」改成「為殿下心之所向,妾萬死不辭」。
改動之後,雖然秦嫻的人生軌跡依然圍著趙瑎轉,但已經從簡單的小情小愛,上升到宏圖霸業的高度。
而應年的台詞,也從保證不會忘記她,一定會為她報仇,改成保證不忘今日國恥,必定驅逐胡虜,恢復中原。
這樣,觀眾更能感受到趙瑎的理想抱負,秦嫻的人設也從為愛衝鋒的皇子妃,升華為深明大義的民族英傑。
凌穗歲對這個改動還是挺滿意的,在男頻小說的框架內,能改成這樣已經很好了。
事實上,她覺得喜樂影視選ip的眼光確實很棒。
至少在原著里,秦嫻再怎麼工具人,都是抱著刺殺的心態去一換一;要是換其他小說,很可能就是為了「保住清白」,不堪受辱自殺而死。
如果是後者,凌穗歲也不用想著怎麼改了,那只會浪費她的時間。
她覺得改的不錯,應年卻有點糾結。
在他的視角里,這樣改過之後,雖然突出了趙瑎高大上的那一面,卻好像也淡化了他對秦嫻的愛,或者說,顯得沒那麼濃烈了。
他思來想去,覺得這事只對他有好處,但削弱了凌穗歲扮演的秦嫻,還很不好意思來著。
對此,凌穗歲只能打出一排省略號。
忍忍吧,誰讓這是男頻文呢。在大男主視角里,他的喜好就是一切,應年的理解其實也沒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