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贓並獲,大理寺審訊的手段也很給力,加之之前趙鸞暗中送給肅王的平王謀逆證據,數罪並罰,平王一家子都跑不了。
平王世女和晨陽郡君如今就在京城,好抓的很,難的是平王。
她如今在封地逍遙自在,甚至還在搗鼓造反,但是她也慫的很,表面上很是聽話,暗地裡卻一個人在封地造貨幣、養私兵、繡鳳袍、勾搭勾搭別的地方的諸侯王,甚至還跑去拍鄰國馬屁,只為得到一句【平國】。
山高皇帝遠,平州早已自立為平國,平王從不進京,有事就讓世女進京,故而,也沒人在意她。
沒人在意她,她反而不樂意了,土皇帝不想做了,想當真皇帝,一邊研究著造反,一邊自立為皇。
如今,收復平州,儼然成了朝堂之上最大的香餑餑,大臣們摩拳擦掌地打算塞人,讓自家二代們去混一混軍功。
誰都想要這份功勞,尤其是幾位皇女,就連原本已經擺爛了的大皇女蜀王都開始撲騰了,叫著要為母皇分憂。
文興帝將視線放在一直沉默的趙鸞身上,趙鸞只在最初的時候表達了出征的想法,後面就靜靜地讓姐妹們爭搶。
「老三,你認為,誰是最佳人選?」
趙鸞出列回道:「諸位人選都很好,不如大家一起去?」
「胡鬧。」文興帝認真道,「好好說話。」
趙鸞:「稟母皇,平州地處京城千里之外,具體什麼情況,恐怕也只有四皇妹清楚了,畢竟是她查出來的平王謀逆證據。」
四皇女眼皮一跳,覺得這話有問題,但是她確實想去,也不想別人搶她這份功勞。
文興帝沉思了起來。
大皇女、三皇女、五皇女皆用複雜的眼光看向四皇女。
趙鸞洋洋灑灑地狠狠誇讚了一番四皇女,隨後總結:「故而,人選非四皇妹莫屬。」
文興帝沒有反對,此事算定了。
四皇女為主將,征北將軍為副將,這一看就是要給四皇女送政績了,其余幾名皇女咬碎了牙,都暗罵趙鸞人傻。
下了朝,在大部分人都在勉勵四皇女的時候,大皇女蜀王湊到趙鸞跟前,「你瘋了,給她送好處。」
蜀王如今也算是自認倒霉,決定跟著趙鸞混,再加上知道趙鸞才是過世元君的孩子,她又被元君養過,自然對趙鸞又多了層親厚。
雖然,這層親厚是從端王身上巴拉下來的。
趙鸞訝異看她一眼:「我不懂大皇姐是什麼意思,平州的形勢如何,大家都不知道,本就是冒險,四皇妹大義,你我合該敬佩才是。」
蜀王無語:「你知道我什麼意思。」
趙鸞這才笑笑:「打仗有什麼好的。」
昨晚昭昭就是這樣說的。
親熱過後,兩人閒聊,如今趙鸞也會跟沈昭說一些朝堂之上的事情,昭昭似乎對這些也有些興趣,還會跟她一起點評某位朝臣。
沈昭吐槽道:「哎呀,其實我早就看那個王御史不順眼了,一天到晚都是死諫,有本事真死啊,有本事真撞柱子啊,他那些同僚還真是眼疾手快,每次都能配合好,把他攔下來,真是一出好戲啊!」
趙鸞低笑幾聲,「昭昭說的是。」
說到平定平州的事情的時候,沈昭一骨碌坐了起來,他撲到趙鸞懷裡,著急問:「那殿下要去嗎?」
趙鸞將「要去」兩個字吞下,看著他的眼睛道:「昭昭不想我去?」
沈昭趕緊點點頭,「打仗有什麼好啊。」
原書里,平州之亂根本沒有那麼簡單,那平王也根本就沒有眾人認為的那樣平庸,她早就做好了一切準備,投靠了西北鄰國,此時平州境內,不僅有平王自己屯養的三萬私兵,還有西北的兩萬騎兵嚴陣以待。
有平王世女在京城當障眼法,平王可太好在後面做小動作了。
這次派過來刺殺的二十幾人就是一個信號,若是她們沒有成功回去,就代表平王要做好禦敵的準備了。
沈昭在一開始就想跟趙鸞說這些,但是他發現,每當他想要張嘴說些什麼的時候,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甚至還會頭昏腦漲的,有種精神要跟身體分離的錯覺。
這是世界意識在警告他,所以他只能老老實實的,什麼都不做。
趙鸞沉思了一下,她只當是沈昭捨不得她,於是向他保證,「妻主一定會儘快回來,好不好?」
「才不好。」沈昭可憐巴巴地看著她,腦子在飛快運轉。
書里趙鸞雖然最終還是贏得了這場平叛,但是過程卻是十分艱辛,帶過去的三萬兵馬最終所剩無幾,可謂是險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