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演練回來,你月事又到了,再之後我們就休假回去烏市。」
意外,他竟然還記時間!
畢竟之前放出話來,說肖想他身體的是自己。蘇麥麥只能厚著臉皮假裝淡定,數了數他口袋裡的盒子:「六盒,每個月發這麼多,用不了的吧?」
賀衍此時也以為用不了,只應道:「一盒共十二個,兩盒用不到一個月。領六盒三個月就不用來了。」
蘇麥麥咬唇:「誰跟你說每天都要用了……我們一個月還見不了幾次面。你領這麼多也不怕人嘀咕啊,難怪剛才那個小護士臉紅成那樣。」
賀衍攥住她的手指,扣緊:「都是已婚夫妻了,還怕別人怎麼想?我和她們說下個月休假,提前把之後的也領了。」
這還差不多,蘇麥麥就沒再說什麼了。回到家把菜洗乾淨,五花肉切片加大料上鍋燜。
再把雞翅膀打花刀,用蔥姜蒜八角料酒等醃製後,再下鍋煎至金黃,倒入可樂,淋少許醬油和鹽燉煮入味,出鍋時撒上一層酥脆的芝麻和香菜。
另外又炒了一盤干煸四季豆、蒜茸茄子,涼拌三絲,還有一份西紅柿蝦仁雞蛋湯。
一桌味道鮮美,色澤艷麗,鹹甜適中的午飯就做好了。
這頓飯把賀衍和陳建勇吃得都沒顧上說話,賀衍加了兩次米飯,陳建勇後來直接把米飯鍋底都鏟乾淨了,吃完後心滿意足地回連隊休息去。
到下午,廣播電視局的工人就過來給拉上了天線。
第47章 按照原書劇情,誰都知道……
一台國產的電視機大約三百到五百塊錢,部隊工資高,攢上半年一年還是買得起的,家屬區就已經有幾家買了電視的。
部隊每次先進評優時,都會根據評優的等級獎勵不同的工業票券,比如電視機券、收音機券,縫紉機或者自行車券等。拿到券的就可以去市里買相關的電器了,有些人家如果暫時還沒攢夠錢,或者不打算買,也可把券跟需要的人家交換。
又或者是老家比較寬裕的人呢,就自己去找門路買了電視從外地運來,都挺方便。
但哪家添了新電視,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兒。廣播電視局的兩名工作人員提著工具包走進駐地,頓時就吸引來了一群孩子跟在後面看熱鬧,也有些家屬湊過來看的。
「喲,這小賀行啊,剛結婚就把電視給小蘇張羅上了!」
「瞧你說的,你知道人家什麼來頭嘛,人父親是總軍區這個……」豎起大拇指。
「別瞎議論啊,賀副團長在部隊參軍多年,用自個工資買台電視再正常不過了。你家不也有電視收音機,沒人說你爹怎麼怎麼的吧?」
「也是,小兩口子過日子,把生活過好點是對的,看著高興!」
嘰嘰呱呱的,蘇麥麥站在房檐下,就笑呵呵地聽著。反正沒啥可八卦,愛說就說唄。
她既與賀衍結婚,自然就能承受關於他身份的議論,何況按照原書劇情,誰都知道賀家的作風嚴謹。
家屬區這片的房子都結實,拉天線的工序還算簡單。貼著屋牆搭個梯子上去,廣播局的工人架好天線跳下來,調試了一下電視機。只見原本滿是黑白雪花的屏幕,頓時呈現出了一個圓圓的馬賽克方格組成的地球圖形,這就是天線拉好了。
八零年代初的電視基本只能夠收到三台,央台、省台、粵台,有時候運氣好,也能夠收到一些臨近省份的頻道。
各台不是全天候有節目播放的,通常幾點到幾點的時間段才有內容看。沒節目的時候,就是這種馬賽克的地球形狀了,但只要有顯示出地球畫面,就證明天線拉好了。
廣播局的工人瞅著蘇麥麥應該是女主人,就叫她上前來操作一下電視。蘇麥麥嘴裡應「好的」,走上前,那烏黑長髮上淡淡的幽香味,把兩名穿藍布工作服的工人赧然的,悄悄紅了紅耳垂。
實在太漂亮了,沒想到在部隊家屬區里,竟住著個如此嬌艷的軍嫂。也不知道她愛人得長啥樣,該是人中龍鳳的氣質才能夠與她相搭吧。
從蘇麥麥記事起滿世界就已經是彩色電視了,但這種老式黑白電視操作起來很簡單。她摁著右邊的頻道鍵,調到了正在播放電視劇的央台,就給孩子們觀看了。
然後給工人們倒兩杯茶,簽完工單送出院子。
平時各家娃都要上學,也就只有周末才能瞅兩眼電視機,或者是在駐地的空場上播放露天電影。這會兒一個個聚集在蘇麥麥的堂屋裡,大大小小的腦袋,看得聚精會神。
尤其張營長和蘭青嫂家的五個崽兒,更是齊端端站成一排,就跟軍訓似的。
賀衍去團部加班處理公務了,蘇麥麥左右閒著,就給他們搬來凳子坐。她和賀衍結婚的一應準備匆忙,僅有三四張凳子不夠坐,便又從馬妹花那邊搬了幾把過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