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國內的姜沅,不僅得到了國外好友的祝賀,還有伯納赫給她寫的信。
裡面是對她和國際團隊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有對她個人的誇讚以及殷切期盼。
姜沅看著這封信,嘴角卻不自覺彎了起來。
不用她多說什麼,從獵隼-200的出現,伯納赫博士就已經猜到了燕珩還活著。
哪裡會有老師認不出來,自己親手教導出來的學生的手筆。
姜沅從信件里伯納赫博士歡快的語氣中也能看出來,這位科研界的巨擘在猜到自己的學生尚在科研界活躍時,由衷的高興與欣喜。
想了一下,姜沅決定將這封信交給葉教授,由上面審查過後,再遞到老師面前。
她由衷的敬仰自己的老師,她想老師應該也是如此。
這段時間報名參加國際科研團隊的人越來越多,各國科學家紛紛湧來,他們自由組隊在科研基地開展實驗研究,也會在飯堂里和所有科研人員一起討論自己手裡的研究課題。
而同時,各地高校選拔出來的首批暑假實習學生也到了研究基地,比起課堂上的授課,這裡更加直觀生動,並且時刻要面臨著各國人才的頂級科研思維衝擊。
每天晚上,科學家們會在大會堂開講座,總結自己最近的課題研究經驗,不只是實習學生們,就連同事們都受益匪淺。
兩年的時光轉瞬而逝,這種良性循環一直持續了下去。
當年國際科研基地只有五十個科學家,而現在已經有了三千餘人,其中也包括不少國外高校過來交流學習的同學。
在此期間,科研基地不斷攻堅克難,發表了眾多期刊論文,取得的科研成果更是不勝枚舉。
一九九二年,距離科研實驗基地正式開啟已經過去了八年。
隨著一項項震驚世界的科研成果面世,這個國際科研基地也成為了國際研究所的標杆,不少國家開始組建聯合實驗室,人類文明也因此邁入了全新的紀元。
面對著接踵而來的榮譽,姜沅以及國際科研團隊並沒有因此就驕傲自滿。
他們深知自己不過是科研領域的微小塵埃,在浩瀚的科研宇宙中,還有無數未知等著他們去研究探索。
可如今,不同國籍不同背景的科學家,都因為同樣的熱忱而站在這裡,這讓所有人內心都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信心。
「姜,休息一下吧。」作為科研工作狂的盧卡斯沒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會對別人說出這句話。
在這個國際團隊中,姜沅無疑是最強大腦。
她有最敏捷的科研思維,最果敢的創新魄力以及最強大的實操能力。
她能精準根據每個人的長處分配任務,對實驗的把控程度細緻入微,敏銳察覺潛在問題,就像是在大海上航行時的舵手。
同時,她也具有最堅韌不拔的鑽研精神,而這一點,正是做科研最需要的。
越和姜沅接觸,盧卡斯越能感受到,她那顆藏在溫和面容下,為科學而狂熱的心臟。
接過咖啡,姜沅放下驗算紙和筆,笑著看向他:「謝謝你,盧卡斯。」
盧卡斯隨手拿過草稿紙,快速掃過上面的實驗數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