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沅掛斷電話,忍不住輕笑出聲。
-
七月中旬,宣城日報頭版有一條醒目的標題——
【「洋眼看廠」:美國諾布爾百貨公司高管走進宣城製衣廠實地考察,為跨洋商業交流起到帶頭作用。】
而此時的製衣廠也是熱火朝天,車間裡的縫紉女工不停在趕工,之前的十萬件還沒搞完呢,怎麼又來洋人了。
余廠長一邊擦汗一邊在廠門口張望,嘴裡嘟囔著:「怎麼還沒來啊,這傢伙給我曬的,都曬出油來了。」
旁邊穿著一條鵝黃色連衣裙的孫小麥也放目遠眺,看到一排車隊過來後,趕緊扭頭提醒道:「余爺爺,別轉悠了!人家過來了。」
「是嗎是嗎咋一下子這麼快,我衣領沒歪吧。小麥啊,你可不能亂翻譯啊,咱們製衣廠這次能不能行就指望你了。」
孫小麥呲牙笑道:「放心吧,阿沅交代的事我肯定給辦得漂漂亮亮的!您就瞧好吧。」
等車停下來,兩人對視一眼,余廠長帶著身後的廠領導趕緊過去,等候已久的記者也掏出相機準備拍照。
翌日,宣城日報再次發布一則新聞——
【熱烈祝賀宣城製衣廠成功和美國諾布爾百貨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為國際合作開啟全新篇章。】
製衣廠上下歡欣鼓舞,喜氣洋洋。
人民日報對此也給出了高度評價,並且發報表揚,認為這是我國製衣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融入全球經濟的重要舉措。
並且夸製衣廠展現了我國國營大廠的實力與擔當,為創匯做出了積極貢獻。
余廠長聽到收音機裡面的肯定,笑得見牙不見眼,一個勁傻樂,而且他還聽到了上面要把他們廠立為先進典型的風聲。
全廠上下幹勁十足,這段時間製衣廠可謂是出盡了風頭,她們也跟著面上有光,走出去腰杆都要比別人直。
雖然累,但是開心啊!
榮譽是集體的,讚揚也是大家的。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姜沅在月底,也收到了米洛讓弗蘭克開著敞篷車拉來的兩大蛇皮袋衣服。
第114章 我由衷希望她能成功……
弗蘭克幫著把兩袋衣服給她扛進宿舍,他人高馬大,肩膀上一邊一個,搬起來毫不費力。
不過還是問姜沅:「我聽米洛說你們國家的報紙並沒有寫上是你促進這個合作的,姜,就得到這些,你不會傷心嗎。」
他抖了抖肩膀上的蛇皮袋,有些不解。
姜費盡心思圖什麼?就圖這兩袋衣服?
「我已經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了。」姜沅溫聲笑道,「一開始我只想幫助製衣廠創匯,現在如願以償,這已經值得開心。」
而且不登報紙也是她和余廠長說好的,她認為自己只是幫了一個小忙而已。國內製衣廠和國外的百貨公司因為互相沒有渠道所以才會聯繫不上對方,姜沅恰好掌握了這個信息差。
而且能為國家創匯她心裡也高興,國家以後每年都要送大批留學生出國,也許這能幫到一點小忙。
比起國家提供給她的機會,這些也是每個公民的應有之義。
「……好吧,我有時候真的理解不了你們的行為。」弗蘭克把兩袋衣服給她放在床邊,又退回門口站著,「米洛托我跟你道個謝,因為這件事,他現在已經正式接受諾布爾百貨公司了。」
「不過最近會很忙,沒時間聚餐,他讓我跟你提前說一聲,等空下來了再親自感謝你。」
姜沅點頭表示理解。
等弗蘭克走了,她看著這兩蛇皮袋子衣服有些發愁。
解開上面的繩結,裡面的衣服被壓得異常緊實,短袖、襯衣、連衣裙、西裝、喇叭褲、緊身褲……
各式各樣的都有,等她把衣服都拿出來,最底下還有一封感謝信,是余廠長親手寫的。
裡面大致內容是期待她留學回來衣錦還鄉,雖然他按照姜沅所說沒有讓她登報,但還是把她參與的事匯報給了上面。
余廠長的意思是該是你的功勞就得記著,並且在信後歡迎她回國後去製衣廠看看。
孫小麥也捎了一封信,說孫廠長給了她二十塊錢翻譯費,足夠她用很久了。
還說很想她,希望時間能過得快一點。
姜沅無聲嘆了口氣,看著信上的字跡,滿眼溫柔。
其實她倒是希望時間能過得慢一些,這樣她就可以多學點東西。
最近在實驗室她和盧卡斯被霍夫曼教授帶在身邊,偶爾也會跟埃德森教授的項目,兩位教授都是有意培養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