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鐵的人並不多,車內的照明也比較簡單,報站也是工作人員提著大喇叭在車廂內走動。
坐了三站地鐵,又去乘坐公交車,一番折騰後總算到了目的地。
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宅,青磚白牆,屋檐高聳。
「院子的主人是一位大官。」林青穎拉了拉肩上斜挎布包的帶子,勒得她肩膀有些疼,「這次是有專業的人員過來測繪,準備修復。」
這幾年來國家越來越注重古建築保護,她父母都是做這個的,一年到頭到處跑。
「我爸媽去的是海城那邊,說是一位曾經的富商家裡的祖宅,後來充公了。」林青穎跨過門檻,「前幾年經查實,那個富商對建設國家做出過重大貢獻,政府又把祖宅還了回去,現在需要修繕。」
「要是有機會我也想去海城看看,我媽打電話說海城和首都不一樣,就連各種古建築也有很大區別。」
姜沅安靜聽著,視線卻不由自主看向眼前的宅子。
這是一座五進的宅子,主體建築高大雄偉,牆面用青磚砌築,色澤古樸。
目光下移,門口有兩塊大石頭,她在青穎給的書里看到過,這叫抱鼓石,是屬於門枕石的一種。
見她沒跟過來,林青穎回頭看,來了興致:「阿沅,我考考你,這個如意抱鼓石是用來做什麼的?」
姜沅仔細打量,抱鼓石上果然雕刻了如意花紋,下面還有臥獅,宅子的主人一看就知道非富即貴。
「應該是為了穩固門板加固門檻用的,還可以防水防潮。」姜沅輕聲道,「如意紋飾是為了祈福辟邪。」
林青穎點頭,毫不吝嗇誇讚道:「你才接觸到這方面的書籍就記下來這麼多,真不錯。」
「這種古建築現在需要專門保護修繕,還有一些歷史學家會來復原原主人身世背景和生平,所以像是雕刻的祈福之類的東西就算是說出來,也不屬於宣揚封建迷信了。」
林青穎帶著她往裡走,沒一會兒就看到了在工作的人。
有人踩在木質手腳架上在測量梁、枋、檁之類的木構件,記錄長度寬度厚度。
也有人在重新繪製梁枋上掉了顏色的木雕畫,原本經過歲月侵蝕黯淡了的飛禽走獸又重新恢復生機。
還有在用捲尺和經緯儀測量台基到屋脊整體高度的。
人來人往,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沒有人注意到她們。
姜沅也在細細打量他們的動作,剛想回頭和林青穎說話,無意間抬眸,就看見她站在手腳架上朝自己揮手。
「……」
姜沅甚至不知道她什麼時候爬上去的。
林青穎咧嘴一笑,從包里掏出紙筆,開始記錄斗拱和雀替的形狀尺寸以及工藝。
姜沅無奈一笑,也走到了雕花窗戶前,用林青穎塞給她的捲尺從多方位測量窗戶高度。
建築師和文化保護專家還以為這兩個姑娘都是其他同事叫過來幫忙的也沒太在意,等初步工作完成了,還把兩個小姑娘叫過來,一起核對數據。
姜沅以為林青穎和他們認識,所以沒那麼緊張,在他們詢問數據是否準確時也肯定地點了點頭。
經過核實,姜沅測量的數據沒有誤差。
林青穎也把自己繪的圖遞給他們,測繪隊的人看完有些驚訝:「小姑娘不簡單啊,還原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五了。」
這個和測量那種沒什麼技術的活不一樣,對基本功要求很高,而且對空間想像力審美能力以及歷史文化了解這幾方面要求會比較嚴格。
測繪隊的人真覺得自己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評價了。
年紀這么小就能做到這種程度,很了不起了好嗎。
本以為她會高興,結果小姑娘垮著一張臉:「我下次再努力。」
「?」測繪隊的人傻眼了。
有人覺得不對勁了,問:「你們是哪個隊伍的?工匠?材料?測繪?建築師?文物保護?」
「我們是建築學的學生,路過順便進來實踐學習一下,不好意思打擾了,我們現在就走。」
林青穎二話不說,拉著姜沅就跑了。
留下拿著各式工具的人面面相覷。
「這孩子。」有人低笑,說出她的身份,「老林家的,相貌跟她媽完全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肯定是偷混進來的。」
「小時候我還抱過她呢,紅包都白給了。」
聞言,眾人哈哈大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