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是嗎?」宋時來感覺有一道極具存在感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他聽見那人淡淡道,「抬頭。」

宋時來有些僵硬地抬頭,這回他終於看清了殿中兩道身影的形貌。銀髮如雪的女子約莫二十來歲,她氣質冷冽,眸光幽邃,一眼見之竟有種皮膚被利刃拂過的刺痛感。而另一人負手而立,僅從外表來看根本無法判斷對方的年齡。他並不鋒利,卻像山一樣令人喘不過氣。

「名字?年歲?」

「……宋時來,今年十九歲。」

「家住何方?」

「家……家住大成國鶴林城。」宋時來險些咬到自己的舌頭,他無法想像自己竟會如此笨嘴拙舌,磕磕絆絆說不出半分討喜的話語。

「師尊,怎麼了?」拂雪道君抬頭望來,似乎對明塵上仙會對奉劍者感興趣一事略感奇怪。

「沒什麼。」明塵上仙似乎笑了一下,他語氣和緩,輕描淡寫地道。

「只是覺得有趣,這孩子和拂雪略有幾分相像。」

第286章

年少無知的孩童心裡大多都有一兩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憧憬,誰家小孩子不曾舞著樹林裡撿來的樹枝,幻想自己是御劍凌空、萬人敬仰的白衣劍仙?

而以宋時來的年紀來看,他人生最貓嫌狗憎的歲月恰好是拂雪道君開始揚名立萬的時段。雖然半夏詢問他「是否聽過拂雪道君的名號」時,宋時來秉承著世家子弟的風度做出了最平靜體面的回答。但實際上,宋時來是聽著拂雪道君的傳聞長大的。

明塵上仙是天道之下第一人,但他的故事對於年輕人來說實在太高太遠。再加上流傳的時日久了,細節上難免會有失真與誇大的地方。拂雪道君則不同,身為近年來聲名鵲起的後起之秀,她的事跡有跡可循,並且就發生在世人的身邊,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無論是平息重溟城歸墟之災帶來的海貿繁榮,幽州之亂揭露的饑饉之謎以及踏平各地魔患的同時掘出來的腐根。小時不懂政治,只知憧憬拂雪道君「青鋒三尺雪,跡出江海平」的威勢,而在長大略知世事後,拂雪道君便越來越像一本翻閱不完的書。世間有人懼她,畏她,恨她,但更多的人卻仰望著她,參悟著她,走著她曾走過的每一步路。宋時來在京城上私塾時,那位白髮蒼蒼的教書先生提起拂雪道君時的眼神總是明亮的,好似有人在他眼中燃了一把火。

「你不懂。對一些人來說,她這樣的人能站在那樣高的地方,本就代表了什麼。」教書先生說話時總是說一半藏一半,據說是年輕出仕後養成的習慣,總讓學生費心去猜,「自道君問世之後,不知多少隱世避居的有才之士走出山林,步入塵世,為民福祉。有人恨毒了她,卻偏偏拿她沒有任何辦法。那些人雖然從來不曾見過道君,更不曾與她說過一句話,但只是窺探其事跡,他們便會明白這世道乾坤朗朗,旭日臨空。知道自己立足之世並非長夜,這便已經足夠了。」

宋時來天生聰慧,少有才名,但直到許多年後幡然回首,他才將先生的這一番話咀嚼出幾分別樣的滋味。他年少鋒芒,不知藏拙,十四歲成名,十六歲殘廢,之後三年渾渾噩噩,每一日都是躺在冰棺中苟延殘喘。偶爾夜裡難眠,他會翻看少時愛看的話本書冊,那些鎖在匣中的舊物和他一樣,除了等待霉變,也無可奈何。

越是飽嘗人間的疾苦,便越是明白先生為何會那般描摹。他撐著少時不肯咽下的一口心氣,一路掙扎到了今日。

拂雪道君於他、於塵世而言,又豈止是構成話本故事的白紙黑字?

然後有朝一日,突然有人告訴她,你知道嗎?那位拂雪道君其實是你族姐。

「……」

宋時來面無表情,識海一片空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