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萬世:「……」這人緣也太好了!

張萬世更加坐立難安了,他總覺得自己已經足夠高看明塵上仙的親傳弟子了,卻不想如今看來竟還是低估了這位後起之秀在上清界的名望。就在張萬世心中重新評估這位少年劍宗的地位時,七曜星塔的後殿大門忽而洞開,七曜星塔的東道主終於也步入殿中了。

數名身披星月斗篷的修士手提靈蝶纏繞的燈籠,儀態萬方地緩步踱來,她們分立兩側,為中間人讓出一條道來。

張萬世抬眼一看,便見一氣質凌厲端肅的女修從中走來,乍一見她,張萬世心中難免一驚,主持此屆天景雅集的竟是這位。

——清漢的天樞星君,「天樞之宿為貪狼,引領三台朝帝旁」的天君帝星。

清漢組織的領袖,也是當世五指可數的大能修士之一。

張萬世神情一肅,他站起身,面朝天樞星君所在的方向施行一禮。場中眾人,除明月樓主與禪心院主持以外,其他人也基本做出了與張萬世相似的舉動。這倒不是看在天樞星君的修為境界而有的恭維之舉,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普天之下,或許只有明塵上仙與天樞星君才能當得起。

因為明塵上仙與天樞星君,是當世唯二兩名自千年前便佇立世間的修士,也是最初完善了天之道統的先驅者。

其中一人庇佑九州,照拂人世,匡扶天下正法,劃分了正邪對錯之分。

而另一人解讀星相,踏遍九州,創立靈修法門,定下經緯年曆與歲時。

如今,這位隱世已久的開道先輩竟再臨人世,無需他話,眾人都已聽見了風雨欲來的瀟瀟之聲。

張萬世行禮起身,他滿心感慨,思緒沉重。就在他臆想了一切有可能發生的危機變故之時,卻見天樞星君環顧全場,目光突然落在了拂雪道君的身上。

鐵面無私、不苟言笑的天樞星君與拂雪道君對視了一眼,忽而,星君柔和了眉眼,朝拂雪道君頷了頷首。

張萬世:「……」

我應當只是閉了個關,而不是死了很久吧?

第237章

宋從心為何會認識天樞星君,那就說來話長了。

當初為了建設白玉京,宋從心不得已之下動用了清漢的人情,聯繫上了上一屆天景雅集中預知了東海歸墟之災的天權星君,向其請教能夠溫養靈魂的法術。

清漢七星之中,「中天北斗解厄延生」的天權星君是最常出現在人前的,因為她主掌預知、解厄。天權星君常年窺探隱秘與未知的事物,為了避免自身受到隱秘的污染進而瘋魔,她在初入此道時便刺瞎了自己的雙目。即便如此,天權星君的身體依舊羸弱,每一次預知都是對她自身的的損耗與磨折。

身為見證了整個東海歸墟事變的星君,天權星君對宋從心十分友好,在那次天景雅集結束後贈予了宋從心她個人的信物。宋從心手持信物求上門來時,天權星君還有些驚訝,但在知曉宋從心的來意之後,她只是溫柔地笑著說好,隨後便將宋從心介紹給了天璣星君。

天璣為七星中的「人君」,這位星君精通點星之法,負責記錄與銘刻神舟大地的地殼變動與時序易改。天璣星君是個爽利的性子,得知宋從心所求之後也一口應下,但當宋從心得知點星秘法需要大量的基礎理論作為打底時,她實在不好意思用這些基礎知識來麻煩諸位忙碌的星君。因此在和天權星君簡單商議過後,宋從心隱姓埋名,以學徒的身份混入清漢,與其他弟子們一同學習基礎的天文星相之理。

宋從心在清漢修習了整整一年,清漢弟子多隱士,門徒之間少有往來,這點倒是讓宋從心覺得頗為自在。當時無極道門尚且不知拂雪已經出關,白玉京還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身為城主的宋從心除了提供資源以外並沒有其他能夠幫得上忙的地方。為了救回那些被外道侵染了神智的弟子,宋從心只能用心學習,頗有前世高考時的風範。

宋從心是個笨孩子,即便神魂強大後過目不忘,但在學習方面也仍舊比不上那些一竅通百竅的天才。那段時日她不眠不休,走到哪都要捧著書,晚上夜觀天象,白天苦心研讀,如此持續了數月……終於,她在某天晚上爬上觀星塔時被一個身穿黑衣的女修給拎下來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