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出關之後,宋從心便曾經調取過幽州之亂的相關檔案,對於當初發生在夏國的諸事也有所了解。「初祈神者」娜日邁和「金穗聖人」古力思的事跡皆已留存封檔,因事件涉及兩位神祇之故,上清界規定唯有金丹期以上的修士才能調取相關情報。古力思意志所化的緘物金麥穗也已認了老饕為主,這種對於修士而言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聖物歸屬並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如今正式成了老饕食修一脈的吉祥物。

相比之下,娜日邁祈神降臨所造成的後果卻是十分惡劣的,目前上清界仍舊無法從骨君的神國中奪回那些被神使帶走的魂魄。此次參與外門大比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羅慧」的弟子,她在此次大比中不慎被攝去了爽靈,時至今日都沒能找回這殘缺的一縷命魂。

但如今自雲邑一路行來,宋從心在忙碌耕作的百姓們口中已經聽不到離人村相關的傳聞了。取而代之的是關於收成、政策、農桑之類貼近民生的話題,看著平民百姓們坐在茶棚里喝著大碗粗茶一邊對政策說得頭頭是道,宋從心在欣慰之餘又咂摸出了幾分不對來。

「亂世治國用重典,幽州一統不過數月,怎會爆發出這般蓬勃的

生機呢?」

兩國兼併,又有世仇,為了穩住動盪混亂的社會,加快國土融合安定的速度,大部分君王都會選擇加重刑法,以酷刑來制止犯罪。為了避免民眾生怨,打下來的江山與原有的江山皆要執行同樣的律法。但律法刑罰越重,官僚所執掌的權利也便越大,在未能一統之時,底層被壓製得死氣沉沉、無法喘息也是常態。

宋從心放下缺了好幾個口子的大麥茶碗,正想隨便找個人問問時,突然,田野的盡頭上走來幾名敲鑼打鼓的官差。

他們人人腰間佩劍,盤正條順,一眼看過去便讓人覺得正氣凜然:「父老鄉親們,父老鄉親們,咱們嘉禾公主又發放新的麥種了,每家每戶包教包會。還是老規矩,今年試種,明年開購,感興趣的父老鄉親們都可以去官府門前看看!新糧第一年只收三成稅,手快有手慢無啊!」

宋從心瞳孔收縮,然而坐在一旁搖著大蒲扇的農民們卻雙眼放光,神色大喜,七嘴八舌地起鬨道:「公主的糧種定然是好的,這有什麼好試的?大人,今年就開購吧!咱們一定全力支持!」

「那可不行!」百姓們如此配合,官差們卻拉長了臉,滿臉不愉之色,「咱們陛下說了,無論什麼政策施行,咱們老百姓都是有那什麼……嗯,知情權的!根據公開、公正、公平三大原則,老百姓得先明白糧種的利弊好壞,再自個兒決定要不要耕種。而且咱們嘉禾公主說過,不要貪那點免稅就單種一種糧食,萬一得了糧食病絕收可就棘手了。」

官差板著臉給人臉色,聚在茶棚中的百姓們卻面無懼色,反而鬨笑道:「大人,那您推行糧種若是種不夠畝數,上頭豈不是要責備您辦事不利?」

「胡說!」官差急了,他臭著臉指著茶棚就罵,「咱們陛下說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芋薯!爾等刁民不許污衊本官,本官哪能做那等急功近利之事!快點少說廢話了,衙門那邊已經張貼了告示。有人在那裡幫著念字,看不懂的就過去老老實實地聽著!」

百姓們又是哄堂大笑,但也老老實實地站起來,扛著鋤頭朝著官府走去。這一副官民一家親的景象,看得外地人那叫一個瞠目結舌。

宋從心雖不至於失態,但她聽著那名官差一口一個「咱們」,一口一個「父老鄉親」,一時間竟坐在茶棚中懷疑人生,以為自己一不小心又穿了。

茶棚里有幾名遠道而來的行商,估計是聽說幽州一統後特意過來打探消息與開拓門路的。他們目瞪口呆,眼神遊移,看上去比宋從心還要更加懷疑人生。眼見著那官差敲鑼打鼓地走遠了,其中一位青年才小心翼翼地對一旁的農民道:「這位老伯,我是從外地來的,不太懂這邊的風俗。你們咸臨……呃,不對,你們興國官差平日裡都是這麼說話的嗎?」

「嗨,你們不懂,咱們陛下登基之後,日子就一天天地好過起來了。」滿口黃牙的老伯笑得見牙不見眼,提起天子也是一口一個「咱們」,「俺們陛下和嘉禾公主都說了,君王臣子都應該是站在老百姓們這邊的。以前那些坐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都是豺狼鬣狗,是咱們陛下和公主將他們趕跑的。那叫什麼,嘿,那叫水能載舟亦能住、煮粥!民意既為天意,誰讓老百姓日子不好過,他們就只能被下鍋!」

「啊?這、這這這……這未免也太……!」青年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聽到這麼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論,頓時嚇得腿都軟了。

「唉,年輕人,你這膽子也忒小了。」老伯拍了拍桌子,字正腔圓地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月前張貼的告示,連咱們村子裡的三歲小兒都會背,你們啊就是少見多怪!這就是咱們興國!」

宋從心一個沒忍住,猛然折斷了手中的筷子。

第170章

咸臨「大同治世」的理念,自宣白鳳執政時期便已擁有雛形。

更甚者,早在五百年前,咸臨先祖巫賢所侍奉的五轂國,無論是以民為本的農桑政策、舉賢禪讓的君主更迭制度還是大巫欽定的「民意既為天意」的信念,其實都已經能隱隱窺見「大同」的影子。宣白鳳的後人會走上這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路,宋從心並不感到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