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披散而下的三千青絲,不該摻雜著絲絲縷縷的白。
那雪白的銀絲在天光下閃耀,刺得人眼睛生疼,幾乎要流下淚來。
如隆冬漸近的風雪,披了她一身徹骨的寒霜。
多不該。
第148章
天載子午二十一年,震驚九州的「幽州之亂」撥開了那一層粉飾太平的帷幕,沉寂了五百多年的外道組織再一次走到了明面上來。
此戰中,無極道門內門首席拂雪仙君歸宗後便閉關不出,外界謠言紛紛,卻被無極道門一手鎮壓。直到明月樓中發布出最新一輪的天兵神榜,拂雪仙君之名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新秀隊列,位列大能之席時,眾人才盡皆譁然。年歲不足半百的元嬰,拂雪仙君再次刷新了上清界的天驕記錄,且因其先後解決了「東海歸墟之難」與「幽州之亂」,身懷「庇佑眾生」之實績,她破格以元嬰期的修為位列大能仙班。
除此之外,斬落一百一十七名金丹修為之上的魔修,拂雪之名終於蓋過了「明塵上仙首徒」之名的聲望,因其琴劍之道自成一脈,可於上界傳業授道,故得封「劍宗」之尊名。一時間,拂雪聲名顯赫,風頭無量。
然而與沉浸在震撼中的上清界的不同,人間卻風聲鶴唳,局勢越發緊張。
拂雪名揚九州之日,原北地激進派「無名組織」正式更名為「一目國」,其內部成員構成雖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但人數龐大,來勢洶洶。上清界對其情報知之甚少,只從拂雪仙君送回的留影石中推測一目國目前有兩位領袖,其中一位名曰「女丑」,另一位則是上一代禪心院佛子梵覺深、如今自號「魔佛」的如舍。
一目國的出現讓上清界的派系之爭進一步激化,保守派與激進派的矛盾已放在明面之上,身為中立派的無極道門卻一反常態,徹底沉寂了下來。
同年,冬月,咸臨皇太女宣白鳳之子宣平沙繼位稱帝,在定疆軍與輔國大將軍楚無爭的支持下清剿外道餘孽,安定民心,重整朝堂。這場摧枯拉朽般的血色變革被後世人稱為「瀝血冬月」,年僅十四歲的天承帝登基之日,首先讓世人看見的卻是他與年齡遠不相符的殘酷與鐵腕。
那年冬天,咸臨在地動的惶惶後迎來了一場格外滾燙的雪,刑台上每日都有人頭滾落在地。勾結外道而背棄人族的,依附惡道為虎作倀的,參與了當年殘害皇太女之謀亂的……一樁樁,一件件,如山鐵證與累累罪況如雪花片般飛上了帝王的桌案,甚至還貼心至極地劃分了輕重緩急與是非前因。也不知道在過去三千多個難眠的夜裡,那人究竟是如何逐一整理這些情報,抽絲剝繭般地從中權衡仇恨與利益。
天承帝命劊子
手行刑之時,必須讓犯人的頭顱面向天音塔的祭台,以罪人頭顱點地之刑,告慰軍師的在天之靈。
次年,開春,在經歷了數年修生養息與囤糧之後,後方終於穩定的定疆軍以立庸城為據地,發動了針對大夏國的反擊戰。
以定疆驃騎將軍張松為首,佐以嘉禾公主宣雪暖強大的後勤支援與奇襲輔助,已經被敵軍「退避三舍」的龜縮之態麻痹大意的悲彌圖呼在自己大帳中醉生夢死時被包抄了個措手不及。因為前日悲彌王正好開壇慶酒大宴屬將,當天夜裡軍中能排得上名號的將軍盡皆宿醉,根本來不及組織起有效的反抗。當負責放哨的士兵火急火燎地尋找軍中幾次以「妙計」退敵的軍師之時,卻發現那位軍師已經不見了。
「在下幸不辱命。」悲彌王身邊的「高人」軍師此時正嬉皮笑臉地坐在嘉禾公主的馬背上,拱手將上一位東家的邊防圖奉上。
當天夜裡,嘉禾公主便提著砍刀割了許多人頭回來。「殺人如割麥」,成就了這位公主最初顯赫聲名的由來。
雖然比起殺人,宣雪暖更喜歡割麥。
養精儲蓄多時的定疆軍勢如破竹,而早已天傾地覆的大夏根本沒有負隅頑抗的力量,十室九空的民間也早已找不出一名足以抵抗這浩浩大軍的青壯。而這一路上,雖然定疆軍無法分予百姓米糧,但嘉禾公主每到一處地方便會著手重新治理當地的民生。治軍如山的張松將軍也不允許將士們掠奪百姓們所剩無幾的食糧。他們寧可將行軍的速度放慢,一邊屯田一邊打戰,逐步逐步地蠶食大夏的邊疆。
到得後來,「宣家將,不殺良;嘉禾到,知溫飽」的傳言變成了朗朗上口、人盡皆知的童謠。早已被逼至窮途末路的百姓們甚至會不顧一切地殺死當地的官僚,提著人頭舉城投靠。宣雪暖在驚詫之餘,又不免感到幾分難言的悲涼。
「只是讓百姓能擁有以自己血汗哺育出來的食糧,就能成為書中被百姓們簞食壺漿相迎的王師嗎?」
天載子午二十二年,高舉白鳳旗的宣家軍殺入了夏國帝都,徹底打下了這塊世臨的國土。同年,少帝宣平沙統一咸臨與夏,改國號為「興」,封號「天承」,年號「始業」;其胞妹宣雪暖受封「嘉禾大巫」、「定國公主」;原定疆軍鏢旗將軍張松接任輔國大將軍楚無爭之位;追封咸臨皇太女宣白鳳為「興太祖」;追封定疆軍師謝秀衣為「明賢公」;追封謝軍師之胞弟謝安淮為「永沐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