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董桀長老此話不可謂不誅心,但這也是正道人士深有顧慮的地方。

姬重瀾深謀遠慮,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切,她本身乃外道教主,又企圖奪取神力化身大壑,喚歸墟降臨。這是正道要誅滅姬重瀾的主要緣由,但那位姬少城主難道可信?這位姬少城主本身誕生的原因便算不上多麼乾淨,出身渦流教,被姬重瀾養大,而後又汲取了大壑的神力……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不是沒有,但換一個信得過的人擔任重溟城的領袖,不比提心弔膽關注一介異人來得穩當嗎?

董桀提出了疑問,眾人卻見那小輩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再一次眸光平靜地注視著董桀,仿佛已經看透了什麼。

董桀:「……」這孩子什麼毛病?

「……」眾人被宋從心這篤定的眼神所影響,也不由得跟著思索。董桀這話背後……莫不是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私心嗎?

「因為沒有姬少城主,沒有呂赴壑將軍,我等根本不可能戰勝姬重瀾。」宋從心一瞬不瞬地直視著董桀,為了不讓自己露怯,她選擇以這種方式給自己壯膽,「他確實身懷異人血脈,但一個寧可散去神力、化為海中泡沫消散的異人,他已經做到自己這個身份所要背負的所有。若是身為人卻背離了人,身為異人卻保護了我們,比起忌憚與指責異人的出身不正,晚輩更願意去反思,為何會如此。」

少女語氣平淡,口中說著自己「反思」,但這話語卻如利劍一般,刺得人頓覺牙疼了起來。

然而這還沒完,這狂妄的後輩態度仍舊平和,繼續道:「而且,並不是我等選擇了姬少城主,而是東海以及生活在那裡的子民選擇了姬少城主。」

「大道海納百川,順天之時,隨地之性,因人之心。姬少城主選擇了我們而沒選擇海洋,海民選擇了姬少城主而沒選擇姬重瀾。」

少女說到這,緩緩抬頭,她神情漠然,話語卻是圖窮匕見,如綻雪光。

「晚輩也沒做什麼,自然無法替他們做選擇。」

——你們憑什麼替他們做選擇?

第88章

】掌教首席旭日新生證己道……

宋從心其實不是擅辯之人,但兩世的記憶交雜在一起,平日裡又時常翻閱天書,致使她擁有一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獨特視角。

司馬遷之父太史公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中曾詳細的描述過六家要義,從諸子百家的起源傳承來看便能看出來,墨家是匠人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儒家是文士看待世界的角度,法家是執掌律法的君主,縱橫家是說客,陰陽家是方士,兵家是將士,農家是農民。不同的學說流派源自不同身份的人們看待世界、看待社會以及看待君主與家國的角度,而在這其中,道家的視角是十分特別的。

道家起源於史官。《漢書藝文志》曾曰:「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因為看盡了世事變遷,王朝更換,讀盡人間生死,離合悲歡。故而「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自此誕生了廣博而又包容、無為而又無所不為的「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