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終於能開口說話的梵緣淺忽然扯了扯宋從心的袖擺,道。
站在高處的宋從
心順著她的視線轉頭望去,卻見日照城的郊外不知何時出現了螞蟻搬家般的黑線,在山坡與馳道兩旁曲折地蜿蜒。
但很快,她又迅速反應了過來。那不是黑線。
——那是眷戀故鄉的海民步步蹣跚,自發自覺地迎著欲來的風雨,回到了這座飽經風霜與苦難的城池。
第82章
織罟婆今年已經七十八歲了,在平均年紀僅有三十一的凡間界中,她是重溟城中年紀最大的老人,沒點後福都是活不到這個年歲的。
織罟婆擅編漁網,她一雙手骨節又粗又大,織不了桑麻,摸不得雲錦,但漁網卻編得又快又好,每個繩結都擰得結實有力。雖然少時與家人因戰亂離散,丈夫又死於海難,但中年時因為漁網編得好而被公家聘了,老眼昏花編不動時也沒被辭退。重溟城中的巡衛隊在路過她家門時總會看看她,問問她需要什麼幫助,那些孩子被她從小看著長大,一個個都跟她的親生孩子一樣。
聽說海上出現了三十年前那般巨大的漩渦,風暴將要來臨時,織罟婆正坐在自己的家中慢吞吞地編著漁網。卻不想,一群長得可俊可俊的仙長們突然火急火燎地衝進了家中,把她連人帶椅子一起端上了一艘大大的、能在天上飛的船,說要把他們送到安全的地方。
當時情況太緊急,小仙長們也沒有停下來聽她說,其實織罟婆想說啊,仙長們的好意她心領了,但是她老了,走不動了,只想待在自己的家。
只想待在那個或許要忍受淒風與苦雨,但窗台上的爬山虎總是蓬勃向上、所有人都能微笑著去面對明天的家。
織罟婆想要回家,所以她徒步走回來了。
一開始,是她獨自一人走,後來,周圍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有人攙扶著她,有人緊跟著她,有人在她走不動時背起了她。他們逆著狂風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像一群固執又不聽勸的螞蟻。
「海潮已經沒過岸堤了,要開閘泄洪,升高防浪堤啊。」背著織罟婆的水手嘀嘀咕咕地說著,「海嘯要是來了,我們還有護城大陣。漁船都停在港口,也不知道韁繩有沒有繫緊。家裡的海貨只收了一半,天氣要是一直下雨豈不是曬不干,那就只能做成醬臭魚了,哎喲……」
海民們嘴裡碎碎念著一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計較著自家一畝三寸地里的三瓜兩棗。雖然他們都知道,在面對無可抵擋的天災之時,再多的人力也仍舊顯得乏力而又渺小,但是人總會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
「也不知道小呂和阿東都怎麼樣了啊。」織罟婆想到幾個留在城中的孩子,看著暗沉的天幕,憂慮道,「下雨了,可得記得回家啊。」
織罟婆說完,似是老天爺都在回應她的話,伴隨著一聲雷鳴,傾盆大雨嘩啦啦地潑灑而下。
海民們櫛風沐雨地趕回了家,死寂一片的日照城隨著人流的涌動,如同被注入了活水一般,開始有生機萌芽。
……
宋從心找到姬既望時,額頭生出了一對龍角的銀髮少年正坐在他時常待著的那方礁岩之上,看著遠處幾欲觸海的大月與澎湃洶湧的海浪。
他似乎沒有發現宋從心與梵緣淺的到來,只是默默地凝望著大海。梵緣淺拍了拍宋從心的肩膀,示意自己去另一方探查一番。梵緣淺覺得自己修閉口禪太久,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勸解他人放下,她善解人意地給兩人留下了一個談話的間隙,轉身便朝著海民們最掛心的港口處走去了。
宋從心低頭看著礁石上擺放的一刀一扇,那是姬重瀾的本命法器。姬重瀾死去後,姬既望並沒有忘記將它們帶回岸上。
顯然,姬既望是想通過神綏之舞來平息東海歸墟之難的。但不知道為何,他將緘物帶在身邊,卻久久不曾拿起它。
「你在猶豫什麼?」宋從心走到姬既望身旁,也隨他一起在懸崖邊上坐下。
姬既望離散的神智被她喚醒,回頭看向她時,少年死水般平靜的金瞳中似有漣漪輕泛。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問她「還好嗎」,但過了好一會兒,說出口的卻是與掛念無關的迷茫:「神綏之舞是悅神的舞樂,我不知道應該向何神祈禱。」
「不會有神明回應我,重溟城也不需要神。」
姬既望看著宋從心,化龍後的少年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住自己蠱惑人心的致命天賦。若說曾經的姬既望似海中擇人而噬的水鬼,那眼下的他便好似月中騫樹所化的神明少年,容姿神聖,氣韻清正,再不會讓人聯想到妖邪之物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