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從心正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地想著安慰的話語,梵緣淺卻已是笑意盈盈地繼續寫道:[我師哥是天魔之體,生來便是魅惑眾生之相。師父發現後便讓我們每日都去佛堂參拜一下師哥的天魔之顏。如此堅持了十年,我師哥不堪其擾離宗而去,我輩弟子佛心得成了悟清淨,實在妙哉。]
宋從心:「……」
那你們禪心院還真是玩得挺花的。
[上蒼賦予了師哥天魔之體,師哥卻一心向佛,不入業海。魔道之輩上天入地尋我師哥,仍舊阻不得我師哥的向佛之心,實在令人感慨。]
宋從心:「……」
啊這,這真的是很叛逆了。
[因此,我輩禪宗弟子行走在外,即便與師哥身處異地,也當為其行善積德,助師哥一臂之力。好讓師哥知道,我輩弟子,與他此心同在。]
宋從心:「……厲害。」
魔道真是造了八輩子的罪孽,這才跟走夜路見了你們一樣。
第58章
宋從心終於後知後覺地反應了過來,梵緣淺是禪宗弟子。
禪宗,主張禪定修心,覺悟不假外求,不重戒律也不拘坐作,講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無念無想,見性成佛」,故有此名。
禪宗,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所以亦稱「佛心宗」。和部分認為只有少數人才擁有慧根從而得以升入佛國的宗派不同,禪宗相信「人人心中皆有佛性」。只是這種佛性需要通過修行與頓悟來引出,從而達到空明之境,渡人渡己,不為塵世所苦。
換而言之,若說以傳持戒律來約束弟子以正清淨的佛門宗派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那禪宗便是「本就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因緣具足之時,哪個法門都是禪宗。」
從這一點上來看,佛門禪宗的思想理念其實是與道門最為相近、最合得來的。因為這兩個法門都有海納百川的包容之意,禪宗通過禪悟見性,道門通過坐忘修心。而這兩者之間的最終目的都是直指大道,徹悟真理,尋求最圓融崇高的本真之心。
所以,其他佛門宗派或許會因為天魔之體而心生防備以及芥蒂,但禪宗卻不會。其他宗派即便不會把那位天魔之體驅逐出宗門,也一定會進行一些桎梏與限制,畢竟這也是一種為天下蒼生負責的防範於未然。宋從心捫心自問,別說其他宗門了,恐怕無極道門都無法對天魔之體置之不理。
但,禪心院做到了。他們選擇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桎梏」,用無疆的大愛與包容去度化這位天魔之體的佛子。
其實,要是仔細想想這件事背後的門道,咂摸幾下還是有那麼點可怕的。畢竟在這個唯心主義的世界中,「功德」與「願力」都是切實存在的,那是一種與靈炁和魔氣相同質地的無形能量體。佛門功德圓滿者便可升入佛國,與修士羽化登仙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那位被整個禪心院弟子虔誠供奉、名叫「梵覺深」的佛子,他到底是一心向佛啊……還是死活入不了魔呢?
宋從心不敢深思。不過不得不說,禪心院這一手實在是……幹得漂亮!
「重溟少主說,要入深海,就必須學會最基本的海螺傳音,要明白幾段不同的音律所代表的含義。」宋從心接過了教導梵緣淺使用鯨歌螺的重任,她本以為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然而,誰都沒想到,她們調查深海隱秘的第一個瓶頸,居然是梵緣淺那堪稱災難的音感與樂理。
宋從心讓梵緣淺自己編一段自己能記得住的、代表自己身份的旋律,梵緣淺用心地吹了一段,毫無高低起伏,怎麼聽怎麼像和尚在敲木魚。宋從心心想,好吧,這也不是不行,畢竟某種程度上還挺有辨識性。但是等到梵緣淺開始學習音律傳遞的信號時,宋從心才發現了問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