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年和大隊長沒進去就將爭辯聽得一清二楚。
有人同意有人反對很正常,有膽大的就有保守的麼。
蕭逸年推門而入,「首先鴨瘟不會傳染給雞,就算出事隊員們家裡的雞也不會出事。」
「其次我們這里的水土非常適合養鴨子,我們沒有什麼特產,每年的工分都只能換一兩毛,這日子比別的大隊差很多,娶媳婦都比別的大隊難一些,我們養了鴨大隊收入上來了,隊員的收入也就上來了,這種情況不就顛倒過來。」
「再說說這鴨子,大隊養我們還可以向上面申請,公社總不能一直看著我們大隊窮下去,不用個人負擔壓力也就沒那麼大,失敗了也就不能掙錢,工分從兩三毛變成一毛錢,其實差的不大,要是成功了工分就從一兩毛變成了五六毛,得多換多少錢大家仔細算算,對了還有魚,五六毛我都說少了,要是養得好了,以後還能上一塊,這每年分到手的錢和城裡人也差不多了。」
談事不談失敗那說的天花亂墜都是假大空,但失敗的代價這么小,成功的卻這麼誘人。
有句話說的好,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人就可以為之鋌而走險,百分之百的利潤就敢踐踏法律,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絞死的風險。(註:百度)
蕭逸年又沒提金銀花,把工分釘死在一兩毛,從一兩毛變一塊,這種利潤。
大家都敢於冒被絞死的風險。
沒一個人反對,全都同意了,當然這個計劃還要仔細商量商量。
蕭逸年倒是能拿出來,但是文化不允許啊,他倒是想讓馮秋雨摻一腳,這樣也能增加她在向前大隊的地位,現在也不是不能施行,但這麼大的餡餅砸馮秋雨頭上,小心謹慎如她,根本不可能接。
所以蕭逸年只能自己引導著他們,馮秋雨那邊只能等下次了。
說來除了養鴨,這個年代養豬不才是主流。
他可以提醒提醒馮秋雨,再把她調去養豬,把豬養好了,擴大養豬搞個養豬場,不比養鴨子好。
系統:讓馮秋雨去養豬,虧宿主想的出來,這可真是幸福一生,非常有味道的經歷。
蕭逸年不知道系統的想法,在他的引導下,大隊長帶著寫好的東西讓鄭東河幫忙抄了一份,去縣裡找技術員了。
又捎上蕭逸年了,因為他這段時間發現這小子腦袋是真的靈活,除了懶了一些沒啥毛病。
蕭逸年:把後半句收回去我們還能愉快的玩耍。
這年頭講究為人民服務,又在大力倡導鼓勵農民養殖種植,讓農民們富裕起來,蕭逸年和大隊長見到技術員不是什麼難事。
看了他們那幾張紙,發現他們考慮的這麼仔細還震驚了一下。
大隊長:「嗐,都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我們琢磨了好幾天才寫好的。」
隱藏在背後的蕭逸年重重點頭,就是這樣。
技術員:「你們這個模式我們還沒考慮過,不過根據我的推測應該是可行的,這樣我找找我的老師,他在省城,讓他幫忙看看,你們哪個生產隊的,到時候我打電話給你們。」
要是這個模式不錯,以後還會推廣。
好好好,省城的技術員好啊,大隊長:「我們大隊沒有電話,我多往這里跑跑就行。」
蕭逸年:「我們公社有電話。」
你行人家技術員也沒那麼空啊,而且這個方案肯定行,電話打到公社他們申請扶持不就簡單多了。
大隊長點頭,「對對,我們公社有電話,號碼我給您寫。」
大隊長把號碼記得牢牢的,技術員把紙筆給他他就寫了出來。
「我們是向前大隊,麻煩您了,這是我們大隊曬的金銀花,不值錢,給您泡著喝。」
技術員要推,蕭逸年拉著大隊長趕緊走了。
走出來大隊長拍著蕭逸年的肩膀,「還是你機靈。」他都沒想到送點金銀花,這東西不花錢,送了也不會給技術員添麻煩。
大隊長咧嘴笑了起來,能找到省城的技術員,他們占了大便宜了。
這魚和鴨子一起養還是多虧了三石這小子。
「三石啊,好好干。」以後他這大隊長不幹了,他一定讓人推舉他。
蕭逸年不知道大隊長的想法,不然得說一句,大可不必。
賀技術員被魚和鴨子一起養吸引了注意力,沒仔細看其他的,這一看有的問題他還解答不了。
這個新模式在電話里一兩句也講不清,他索性帶著紙坐上了去省城的火車。
一下火車直奔老師家。
朱紅霞在試驗田裡,天已經黑了,但她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就又跑到試驗田裡。
這一忙活,夜都深了。
「老師老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