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覺得這話兆頭不好,不願意承應。沒想到幾年後,許迢真的故去了,還留下了遺言。
燈草的話把他的思緒拉了回來,「梁王妃用長離劍殺的,想嫁禍於王爺。」
「你怎麼知道?」
「我聽到她和侍女說話。」
蕭言錦有些糊塗了,長離在燈草手裡,怎麼又被許怡憐拿去殺人?還遇到了梁王……
他心一驚,鬆開燈草,上下打量她,「你受傷了沒有?」
「我沒事,我和梁王打了一架,後來梁王妃來了,拿長離殺了梁王。」
「你親眼所見?」
「是。」
「你看到她殺人,卻沒有殺你滅口?」
「我暈過去了,她或許以為我死了。」
以蕭言錦的縝密思維來說,燈草的述說還有疑點,但他無心去細想,只知道燈草不會騙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梁王死在他的長離劍下,而他百口莫辯,蕭言鎮會怎麼做?
一直坐著沒說話的冷鋒突然開口,「王爺,事不疑遲,我們得趕緊離開。」
第172章
殺人償命
五月的上京城,已經有了初夏的氣息。但那座威嚴肅穆的金鑾殿,卻如數九寒月,冷得讓人打顫。
文武百官分列立在兩旁,表情凝重,皆是沉默。
龍椅上的蕭言鎮亦是鐵青著臉,一言不發。
許久,門口終於傳來動靜,一個小太監領著仵作打扮的人進殿,那仵作遠遠就跪下來。
「如何?」蕭言鎮問。
仵作趴在地上,不敢抬頭,聲音卻是清晰,「回陛下,經小臣反覆驗正,梁王殿下身上的致命傷確實為長離劍所致。」
這話說出來,如一石擊起千層浪,大殿上頓時響起一片嘈雜之聲。
蕭言鎮輕輕閉了下眼,再緩緩睜開,坐直的身子靠進了椅子裡,眉宇間盡顯疲憊之色。他捏了捏眉心,咳了兩聲,底下立刻停止了交頭接耳的舉動,大殿又是一片寂靜。
「對此事,眾卿是何意見?」
文武百官皆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沒有人願意開口。
梁王與肅王向來不和,肅王回上京後,梁王小動作層出不窮,大夥都看在眼裡,要不是皇帝鎮在這裡,倆人早打起來了。後來肅王領了差事離京,前腳走,梁王后腳就追了過去。挑事的是梁王,結果他技不如人,被弄死了。真要大夥說,只怕沒人為梁王抱不平,反而會拍手稱快,畢竟肅王人品好,又有赫赫軍功,是百姓稱讚的大英雄,梁王卻是個不能得罪的小人。
只是站在這裡的都是人精,梁王再怎麼不好,也是皇帝的胞弟,沒人敢替肅王說話,索性就沉默著。
蕭言鎮威嚴的目光掃過眾人的臉,「怎麼都不說話?」
眾人心裡皆是一驚,頭又低下去半寸,眼神往旁邊瞟,不敢得罪皇帝,卻也不願意做壞人,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就在這時,排在末尾的一個文官站出來,「陛下,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肅王殺了人,自然要按大楚律法來辦。況且殺皇族,是誅九族的大罪。」
蕭言鎮聽到前一句,臉色緩了些,聽到後一句,眉頭又皺起來。
也不知道這人說話過不過腦子,誅九族,不就連皇帝也一起誅了麼?眾人想笑不敢笑,只能咬緊後牙槽,強行忍著。
蕭言鎮剛要說話,大殿門口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太監又細又長的聲音傳進來,「太后娘娘駕到!」
文武百官立刻轉過身子,恭迎魏太后。
魏太后兩隻眼睛紅腫,看起來有些憔悴,急步走進來,「皇帝,肅王殺了梁王,這事還需要問百官的意見?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皇帝還在猶豫什麼?」
蕭言鎮再掃視眾臣,大家依舊是沉默。他在心裡默然嘆了口氣,肅王回京做了一年的富貴王爺,威名卻絲毫未減,哪怕殺了人,也沒有人願意對他落井下石,如果大張旗鼓的追捕,只怕百姓們也會怨聲載道,到時候民怨滔天……
「皇帝!」魏太后悲痛萬分的喊道,「你趕緊下令,將肅王抓回上京,給梁王償命!」
蕭言鎮默了半響,緩緩開口,「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殺人自然要償命,可如今事情還未弄清楚……」
「怎麼不清楚,殺梁王的劍難道不是長離?」魏太后紅著眼睛質問。
「殺梁王的是長離劍,那劍卻不一定在肅王手裡。」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