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修仙過家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中選者,可入我修仙界天機門。從此一去,仙凡有隔,請諸位做好心理準備。」

此話一出,就像澆來了一盆冷水,讓滿心熱切的人們冷靜了不少。

「那……如果我家娃兒被選中,就不能回來了麼?他就不算我家孩子了?」

「不是不能回來。除非修習特殊的道,否則沒有斬斷親緣的需求。只是仙道難求,你的孩子恐怕不會有多少時間侍奉在身邊。」

男修士耐心解釋:

「若修煉有成,在修仙界有了立足之地,將家人都接過去享福的修士也是有的。」

一聽這話,稍有糾結的百姓立刻喜笑顏開。

如果被選上的孩子不再是自家人,從此不會再回來,那這修仙就像賣孩子似的。

可按照仙師的說法,修仙就像去學本事,可能要挺長時間才能見一見,卻能盼到孩子衣錦還鄉。

這乍一看好像差別不大。但對鄉親們來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雖說兩者可能同樣意味著大好前程,可前者不是每個父母都捨得的。而後者,就沒啥好猶豫的了。

看著眾人放下顧慮,男修士邀功似的看向了自家師姐:誰說他的嘴巴讓人很不放心的?他也是會說撫慰人心的話的好不好!

你看這效果多好?

沒想到師姐並未讚許,反倒瞪了他一眼:這傢伙,該說話的時候不說,不該說話的時候就愛叭叭!

他這勸慰效果是很好。可這種時候,大家需要的是勸慰麼?他們理應知道真實情況、慎重地做出決定。

若抱著太多期待,最後很可能是空歡喜一場!

難聽的話就該說在前面。

然後,師姐沉聲道:「各位,剛才我師弟說的,只是理想情況。沒人會阻止你們的孩子回來探親,可終究仙凡殊途,時間久了,親緣必然淡漠,對面不相識的可能性更大。」

將親人接到修仙界享福的例子確實有,但極少。

因為「在修仙界立足」這一條件聽起來簡單,可哪有那麼容易?

成為仙門弟子就算了嗎?當然不算。

修煉並非享福,哪怕是仙門弟子,不好好修煉打拼,各種資源也會捉襟見肘。

那樣的話,還不如讓親人留在凡人界,起碼家裡出了個修士,家人必然可以安享榮華富貴。

等到真正可以說出「立足」二字時,只怕雙親皆已成了人間的一抔黃土。

眾人面面相覷。

可很快,便有人做出了決斷,推著自家孩子上前了。

親緣難以割捨,但仙緣同樣可遇不可求啊!

倘若就這麼錯過,豈不是要抱憾終身?

有人開了頭,就有越來越多的孩子被推到了前排。

沒過多久,大家就發現:糾結要不要割捨親緣什麼的,屬實有點自作多情了。

因為上前的小孩更大概率是不符合要求的。

虛報年紀來獲取機會之類的操作,根本行不通。

在高台禁制下,年齡不符合的,就跟等待著的大人一樣,一步都無法上前。它看的就是實實在在的骨齡。就算家人記混了孩子的年紀,高台禁制也不會出錯。

而符合年紀要求的孩子則可以一步步上前。

可大部分孩子沒走兩步,就感覺到了寸步難行。

在這種高壓下,有小孩忍不住哭了出來,也有孩子扭頭去找自家爹娘。

「不必勉強,如果走不動了,那就回去吧。」高台上的修士說。

此陣名為登仙陣,高台叫做登仙台。這也昭示著,修仙之路,一步一險阻。

凡人求一個修煉機會不易,修士想要證得大道又何嘗不是?

一步步走過去,孩子對應的靈根天賦、心性資質等的修煉條件就可以一覽無餘了。登上高台者,如無意外,便可入門。

登仙台淘汰人的速度極快。

剛才還熱鬧無比、無數人嘗試著上前的場面,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有了點門庭冷落的感覺。

直到登仙台一陣光芒大盛。

一個孩子懵懂地站在了高台上。

「火系單靈根。不錯。」兩位修士沖他點點頭,「若你家人與你都願意,可入我天機門。回去考慮考慮吧。」

他們將一塊玉符遞給那小孩,然後用靈力一卷,將他送回了他父母身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