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花仙草[群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陳慧琪噘著嘴,小孩氣道:「那怎麼不讓二哥去!」

徐曉敏沒反應過來,倒是陳慧柔搶先回答:「二哥得留下來保護你和爸媽啊,不然晚上有老鼠蟑螂怎麼辦?阿琪去抓?」

陳慧琪:「二哥還得大姐保護呢。」

陳鎮東和徐曉敏聽不懂陳慧琪在說什麼,只覺得小孩童言無忌,話不能認真聽了去。

很快,小姑父騎著三輪車過來,把包裹和書本拎上車。陳慧柔跟著小姑先走,去收拾東西。晚些時候徐曉敏也從家裡帶了些日用過去,算貼補,順便幫陳慧柔布置一下西廂房的屋子。

就這樣,陳慧柔在小姑家西廂房住下,閣樓讓給了陳敬濤做婚房。陳鎮東找人簡單翻修了一下家裡,把殘破的牆面修補了一遍。

新年開春後陳家找老師傅算了吉日。

1984年農曆六月初九,陳家有喜。

一大早,王君的嬸嬸就背過來一擔嫁妝,徐曉敏給了個紅包添喜。陳敬濤梳著大背頭滿臉精神氣,胸口佩戴喜花寫著新郎二字,不時站在家門口張望著,沒多久就被陳鎮東叫回屋招待客人。

過了會,陳敬禹從外面跑回來,大聲嚷嚷著:「嫂子來了!嫂子來了!」

所有人都起身去往外面看熱鬧,王君的兄長背著王君過來,旁邊還有她幾個姐姐說著吉利話分喜糖。

王君是家裡最小的孩子,自幼嬌貴受寵。

徐曉敏迎上前,笑道:「來,先一人一碗甜粥,甜甜蜜蜜。」

陳慧柔接收到陳鎮東的眼神示意,拉著陳敬禹和陳慧琪去外面*等,按照潮汕傳統習俗,娘家人過來吃甜粥,夫家人是要避開的。

她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大人的吩咐,照辦就是。

陳慧琪穿得像個吉娃娃,乖巧跟在大姐旁邊,陳敬禹今日也不敢鬧騰,三人就這麼沿著后街走來走去。來回走了兩遍才遇到小姑出來叫人,可以回去了。

陳敬禹飛快跑回去想看熱鬧,陳慧柔拉著陳慧琪的手跟在後面。

甜粥喝了,祝福話說完,新郎就背著新娘上閣樓房間,陳慧柔他們進去後也沒見著面,就只是喝了碗甜粥,便忙著幫家裡人給親戚回禮。

喜糖是自家做的束砂和豆方,

前些天沒課的時候,陳慧柔就回來幫徐曉敏炒花生,製作束砂的花生要用沙子來炒,炒完過一遍竹篩,然後把炒好的花生米倒進調製好的糖漿中。

因為是喜糖,這糖漿也是用紅曲染的桃紅色。

剛炒好的花生米還裹著熱氣,和滾燙的糖漿攪拌在一起,瞬間黏在一塊,上糖一般要上三遍,保證每一粒花生米都裹上一層薄厚均勻的糖衣,這樣,束砂就算做好了。

除了束砂,還有豆方,主要原料就是花生米、黑芝麻和麥芽糖。

做這些就只有徐曉敏和陳慧柔兩人,之所以避著陳慧琪,就是怕她貪嘴偷吃。

做好的束砂和豆方用紅袋子裝好,外面貼個喜字,送給來道喜的親戚鄰里,也叫「食甜」。

禮成後,新娘子在樓上「躲了」三天才下來,煮完第一餐飯,一大家子吃完,王君和陳敬濤就回門了。

自陳家有了兒媳後,陳慧柔的家務活都少了一半,再也不用一下課就趕回家,偶爾還能陪黃沐卿逛商店。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立冬都過了。

立冬後的白蘿蔔最是鮮甜,小姑從菜地里收了一筐回來,讓陳慧柔下課帶一些回去給徐曉敏做菜頭粿。

提到菜頭粿,陳慧柔就來勁了,這是她最喜歡的小吃,片刻不敢耽擱就往家裡送。

日頭曬到正屋裡,徐曉敏正坐在椅子上翻藥典,陳慧琪在她旁邊的矮桌上看小人書,陳慧柔搬著自行車過矮門檻,陳慧琪聽到聲音,第一時間丟下書往外跑去。

「大姐!」

「哎!」陳慧柔看向屋裡:「媽呢?」

徐曉敏聞聲出來,看到一筐白蘿蔔,摘下老花鏡:「從哪帶了這麼多蘿蔔回來?」

「小姑去菜地里收的,說拿些回來做菜頭粿。」

陳慧柔讓陳慧琪搬個木盆過來,自己往裡放蘿蔔,沒一會就堆得小山高,得有十幾二十根。

徐曉敏為難道:「這麼多,得吃到什麼時候?」

陳慧柔早有主意:「吃不完的,讓嫂子做醃蘿蔔或者曬成菜脯都行。」

菜頭粿是潮汕這邊的特色小吃,家庭主婦基本都會做,陳慧柔小時候就經常看徐曉敏炊菜頭粿,漸漸的也掌握了其中技巧。

先把白蘿蔔刨成絲,撒些鹽出水,然後加入切好的豬肉、蝦米、香菇粒、花生米,拌著生粉和佐料攪勻。給蒸籠屜刷一層油,倒入後上鍋蒸熟。

等出鍋了就切成片,可以直接蘸醬吃,但陳慧柔喜歡煎口,會多一道工序,把菜頭粿表皮煎脆,再蘸甜辣醬,一人能吃好幾塊。

王君從廠里回來時,菜頭粿已經上鍋蒸了。

「還有什麼能幫忙的嗎?」

王君也是個勤奮人,幹活乾淨利落,不比陳慧柔差。換好衣服出來,就主動把醃蘿蔔的任務交接過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