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0章 後宮一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440章 後宮一日

「咻!」

李治一箭射出,卻落了個空,黑影一閃,野兔早已跑得無影無蹤。

「唉,果然騎射這種能力,長時間不練習,就會荒廢。」李治搖了搖頭。

自從孫思邈幫他治好頭疾後,李治鍛鍊身體的次數便減少了,平日更喜歡坐在屋子裡下棋。

因為前線不斷傳來的捷報,平壤也已經被大唐包圍,這個年算是李治過得最舒服的一次。

群臣對高句麗的執著是很驚人的,與之相對,李治打下高句麗後,在朝中威望再次拔高。

大臣們對他不住的歌功頌德,後宮嬪妃們也各巧盡心思,向他慶賀,這也讓李治有些飄飄然了。

最近他天天飲酒,夜夜笙歌,不加節制,武媚娘和鄭貴妃都曾勸諫過,他卻不聽。

結果昨日在徐槿屋子裡,透過銅鏡,發現自己容顏憔悴不少,面色蒼白如紙,這讓他猛然驚醒。

今天一大清早,他便來到禁苑狩獵,拉弓時明顯感到氣力不足。

「不行,以後必須得恢復鍛鍊,不然頭疾可能復發!」他暗暗告誡自己。

李治在禁苑狩獵了一個多時辰後,終於射中一隻野兔,帶著戰利品朝著薰風殿而去。

殿內傳來一陣清脆的童子讀書聲,是鄭貴妃在給李仁啟蒙。

李仁是鄭貴妃唯一的兒子,所以她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李仁一天大半時間,都會在殿內讀書習字,根本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玩樂。

不過奇怪的是,李仁和其他幾個兄弟不同,並不牴觸學習,讓他學他就學,

讓他玩他就玩,從不抱怨。

也因這個原因,李治沒有太多干涉。

此時快臨近正午,鄭貴妃見李治提著獵物進來,便命人將野兔送去偏殿廚房烹飪。

雖說每一座宮殿的膳食,都是尚食局傳過來的,但嬪妃們也有自己的小廚房因為李治的到來,李仁也得以休息片刻。

鄭貴妃正要讓他去玩,李仁卻沒有動,站在李治旁邊,仰著小臉,問:「父親,孩兒在禁苑時,聽到打雷的聲音,可天上並無閃電,也未下雨,雷聲何來?」

「你聽到的不是打雷聲,而是火藥的聲音。」李治笑著回答。

火藥的研究,李治一直交給軍械監和工部負責。

工部負責研究火藥在民生的作用,比如炸山修路,軍械監則研究火藥在武器方面的應用。

這些年來,李治沒怎麼插手,因為大唐目前的敵人,並不需要火藥便可對付李治也希望大唐工匠們,能夠自行發展火藥的用途,這是持久之道,而不是他來強行推動。

這幾年來,軍械監也研究出很多以火藥為核心的武器,比如火鳥、竹火鳥、

火箭、火球、霹靂火球、煙球等等。

他們的研究結果,與宋朝的火器研究方向極為類似。

其中霹靂火球已經有類似火炮的雛形,只是用的是投石車發射,並非鐵管。

竹火鳥和火槍有點像了,將一堆石頭放在竹管里,利用火藥爆炸的氣流,將石頭射出去。

李治只負責引導方向,像火鳥、火箭、煙球之類走歪了的項目,全部砍掉,

讓他們重點研究霹靂火球和竹火鳥。

另外,在火器武器的需求下,冶煉技術也在快速發展,這也是李治最看重的方向。

李仁呆呆問道:「火藥是什麼藥,也能治病嗎?」

李治道:「也算是一種藥材,不過它還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李仁道:「為什麼火藥會發出打雷的聲音呢?」

李治心知回答這個問題後,他又會有一連串「為什麼」,便道:「仁兒,剛才在來的路上,我看到池塘里有一隻青蛙在倒著游水,你快去瞧瞧。」

李仁露出幾分喜色,他最喜歡那種奇奇怪怪的事情了,答應一聲,邁著小碎步離開殿內。

鄭貴妃見李治也被兒子問怕了,掩嘴一笑,道:「陛下,你說這孩子到底像誰,小小年紀,腦袋瓜子裡,哪有那麼多為什麼?」

李治笑道:「這是好事,喜歡問問題的孩子,長大後一定聰明!」

鄭貴妃臉露喜色,微笑道:「妾身對他要求沒那麼高,只要他能健健康康的長大,妾身就什麼都不求了。」

中午用過膳後,李治在薰風殿睡了個午覺,然後來到立政殿處理政務。

年初的政務很多,雖然高有道他們幫忙處理了很多,龍案上還是堆的滿滿的。

李治也不急,他當了這麼久的皇帝,也早就發現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官員都會求見、又或者在朝會上提出來。

這種上奏的政務,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國家政策已經明確,新出的政策,

也只是在對舊政進行微調。

有時候改過了頭,又要改回來,來來回回反覆修改,直到找到最恰當的平衡點。

所以國家頒布的政策,並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好尺度,慢慢調整。

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這個道理。

李治處理完政務後,本想坐著看一會書,但最近隱隱有幾分靜極生動的心思,坐不太住,看了沒兩頁,便抬頭問:「伏勝,兵部傳來消息沒有?」

王伏勝細聲道:「回陛下,還沒有消息傳來,要不要臣去問一下?」

李治擺擺手,道:「有消息了自然會傳來,沒消息你問了也沒用。不急,反正平壤已經被圍了,高句麗翻不了天!走,去梅園逛逛。」

後宮之中,要數蓬萊殿東邊的梅園長勢最好。

一月時節,春寒料峭,梅花俏立寒風之中,傲骨寒霜,幽香撲鼻。

李治正在梅園穿行,一名內侍小跑著奔過來,李治條地轉頭,問:「可是前線傳來捷報,平壤已經打下來了?」

那內侍嚇了一跳,趕忙低下頭,道:「陛下,不是高句麗的消息,是鴻臚寺傳來消息,說倭國派來使節,有重要之事,要稟告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