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7章 陛下在等什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泉男建道:「兄長,父親在時,一直防備高寶藏,你怎麼能把他兒子給放出來呢?」

泉男產更是毫不客氣,瞪眼道:「如此大事,你都不跟我們商量一聲,你忘了父親的交代嗎?」

泉男生道:「這是信誠將軍的建議,我認為很好,你們不必擔心!」

泉男產怒道:「很好?好在何處?」

泉男生道:「大唐若要攻打我高句麗,不外乎以高寶藏為名,指責我們囚禁他。若是我們派高福男去長安,並且告訴他們,高寶藏一切都好,唐人還有什麼理由打我們呢?」

泉男產急道:「那你想過沒有,他去了長安後,請求大唐攻打我們,又該怎麼辦?」

泉男生道:「不會,他父母都在我手中,斷不敢胡言!」

泉男建冷笑道:「唐人要打我們,想找什麼理由都可以,你以為把高福男派過去,他們就不打了嗎?」

泉男生不悅道:「他們找不到好理由,土兵就會沒有士氣!不必多言,我意已決!」

次日,高福男便帶著一支使節團,朝著長安進發。

此時的長安城內,也不平靜。

泉蓋蘇文之死,已經傳到了長安城,文武百官得知此事後,紛紛上奏攻打高句麗。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李治竟然沒有立刻同意。

最焦急的就是程知節、尉遲恭這幫武將。

皇帝明明都跟李、薛仁貴制定好了作戰計劃,卻遲遲不肯公布八路大軍的主將人選。

他們原本琢磨著,皇帝是想等聽到泉蓋蘇文死訊後再公布。

如今泉蓋蘇文已經死了,皇帝卻依然不肯宣布,這怎不令他們焦急?

眾將數次求見皇帝,李治卻總說再等一等,後勤還要調度。

然而他們早就去戶部問過了,年初的時候,皇帝就讓戶部提前做準備了,軍糧後勤,已經調度的差不多了。

眾人實在不解,皇帝到底在等什麼?

李勒同樣不懂,不過他不急。

當泉蓋蘇文死訊傳來的一刻,他便已經完全看明白了,在高句麗之事上,皇帝比他看得更深遠。

當初他要攻打高句麗,皇帝反對時,便說過泉蓋蘇文命不久矣。

如今真被皇帝說中了,光憑這一點,李便完全信任李治的判斷。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能這麼穩當,是因為李治已經內定他為行軍大總管。

程知節和尉遲恭自然無法像他這般冷靜,天天過來找他,把他擾的不勝其煩。

這天,兩人又過來了,尉遲恭問:「老李,你說陛下是不是在等制科結束?」

如今已到了六月,李治舉辦的臨時制科,再過十天就要開始了。

李搖頭道:「不知。」

程知節道:「那陛下是不是在等安西的消息?」

安西都護府那邊,也在準備一場幫吐火羅復國的戰爭,此事由裴行儉和內領府負責,朝中大臣都知道的不多。

李還是搖頭:「不清楚。」

尉遲恭瞪眼道:「陛下是不是暗中跟你謀劃了什麼事,故意瞞著我們?」

李沒好氣道:「陛下有什麼事,需要瞞著你們嗎?」

程知節換上一副陪笑的嘴臉,道:「老李,你再進宮問問,你是陛下內定的行軍大總管,我們不跟你搶,不過給我們一人一個行軍總管,總不過分吧?」

李搖頭道:「此事陛下已有全盤安排,估計心中已定好人選,我說了也無用,你們還是回家等消息吧。」

兩人對視一眼,見他油鹽不進,都很無奈,只好氣呼呼走了。

兩人走後,李還顧不得休息,下人來報,長孫無忌來了。

李暗暗好笑,心道:「這高句麗戰事一起,長孫無忌也戀不住了。」命人把長孫無忌請到書房。

在書房等了不久,長孫無忌便來了。

他比程知節、尉遲恭二人更沉得住氣,慢悠悠的喝了杯茶,這才說明來意。

「李兄,我來是想跟你做個交易。」

李嘆道:「長孫兄,我知道你是為高句麗而來,只是你如今的身份—」」

長孫無忌掃了他一眼,打斷道:「你以為我是為了參加高句麗之戰,才來找你求情?」

「難道不是?」

長孫無忌哼道:「當然不是,老夫一介白身,又非沙場宿將,陛下怎麼可能讓我上戰場?」

李眯著眼道:「若不是為此事而來,那就都好說。」

長孫無忌抬手道:「你先別把話說的太滿,我也不讓你平白答應,而是用一個情報跟你交換。」

李奇道:「交換什麼?」

長孫無忌道:「你心中想必也很好奇,陛下為何遲遲沒有下達攻打高句麗的旨意吧。」

李心中一動:「你知道?」

「不錯。」

「為什麼?」

長孫無忌道:「先來談談條件吧。

李站起身,又給長孫無忌倒了一杯茶,道:「說吧,你希望我做什麼?」

「趙持滿這個人,你可知道?」

「他是長孫詮的外甥,我自然知道。」李眼皮抬了抬,問道:你是為他而來?」

長孫無忌道:「他正在熊津都督府擔任司馬,我希望你攻打高句麗時,把他調到魔下,給他一個機會。」

李沉吟不答。

長孫無忌亜眉道:「我向你舉又他,不僅可因他與長孫詮的關係,而可因他謀練勇武,皆不在姜恪之下。」

李淡淡道:「姜恪的能力,可可經過戰場考驗的。」

長孫無忌道:「你到時也可考驗他,若覺得他不堪一用,就讓他去運糧草,

我丞不怪你!」

李道:「好,我可以答應你,大戰之前,把他調到魔下,他能否立功,就看他自己了。」

長孫無忌微笑著一拱手:「多謝。」

李道:「你還沒說呢,陛下為何還不肯動手?」

長孫無忌笑道:「陛下在等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

「高句麗內訂的消息?」

「什麼?」李愣住了。

長孫無忌緩緩道:「泉蓋蘇文的三個兒子,關係不睦,可能會內鬥,爭奪莫離支的位置。」

李皺眉道:「就算他盟關係不睦,眼下局面下,他盟應該也知道我大唐虎視耽耽,怎會內江?又怎敢內訂?」

長孫無忌淡淡道:「常理來說,他盟確實不該內訂,可高句麗情況,你並不了解。泉蓋文的三個兒子,你也並不熟悉。」

李試探道:「聽長孫兄的意吹,似乎對他們頗為熟悉?」

長孫無忌道:「你不必試探我,總而言之,你不用有任何擔飄。陛下攻打高句麗的決飄,非常堅定。你安飄備戰就。」

「互我知道。」

長孫無忌道:「既然如此,我沒什麼可說的了,別忘了我們的約定,告辭。

」轉身離去。

雖然李治並未對高句麗宣戰,但戰爭的氛圍,已漸漸籠罩在長安城。

不僅李在準備,整個大唐廟堂,都開始為高句麗之戰做準備。

對不少老舉盟來說,值與一場等待了二十年的戰爭,他盟都希望能在臨死之前,完成伍項大業,死後也能去面見先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