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兄弟齊心,為君父分憂
薛訥吃了一驚,抬頭一看,只見六皇子李賢從門外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幾名家僕。
李弘瞧見後,皺眉道:「六弟,怎麼不通報一聲就進來?」
李賢嘻嘻一笑,朝薛訥拱手道:「我來得急,就直接闖進來了,薛侍讀莫怪。」
薛訥忙道:「不敢。」
李弘道:「六郎,你怎麼也出宮了?」
李賢走到桌旁,一點也不客氣的端起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喝了兩口,才說道:「父親讓我來幫你。」
李弘聽了後,也不去懷疑,只點了點頭。
薛訥忽然道:「六殿下,您剛才說不能去找康國使節,那是為什麼?」
李賢走到椅子上坐下,笑道:「咱們並未逼著他們納稅,如今他們不肯,咱們上門去問,豈不顯得急切?」
薛訥聽完後,也明白過來。
大唐越是急切,越容易讓人起疑心,說不定他們還會覺得,突厥人攻打他們,是大唐在背後主使。
李弘一向知道這個弟弟腦子聰明,問:「六郎,你覺得應該怎麼查呢?」
李賢道:「阿兄,你可以先讓人調查一下康國使節團,咱們再慢慢跟他們玩兒。」
李弘正色道:「這是國家大事,可不是玩鬧。」
頓了一下,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只是讓誰去查呢?」
薛訥進言道:「不如傳令內領衛,讓他們去調查,他們對外國人的情況最了解!」
李弘道:「也好。」當即派一名內侍前往內領府傳令。
李賢準備在薛府一邊玩耍,一邊等候內領府消息,李弘卻道:「六郎,你留在薛府玩吧,我去一趟鴻臚寺。」
李賢吃驚道:「不是說好了先讓內領府去查嗎?還去做什麼?」
李弘道:「我只是想見見那些外國使節,順便試探一下康國使節態度,不會打草驚蛇的。」
薛訥忙道:「我也去。」
李賢見此,也只好一起去,誰讓他身肩重任呢?
鴻臚寺卿戴至德聽說太子和六皇子都來了,趕忙出來迎接。
聽說太子想見一見昭武九國的使節,當即做出安排。
兩刻鐘之後,李弘便在鴻臚寺後堂見到了九國使節。
李賢和李弘並坐上首,薛訥則站在李弘身後。
各國使節見大唐太子和皇子突然來見他們,都有些忐忑。
尤其是那位六皇子的眼睛,像刷子一樣,在他們身上掃來掃去,誰咳嗽一聲,他就要盯著瞧半天。
幸好李弘言辭溫和,不拿架子,眾使節很快放鬆下來,聽他問起本國情況,都仔細作答。
這一聊就是一個多時辰。
李弘是一位很優秀的聽客,聽他們說起本國風俗,都會面帶微笑的傾聽,不時問上一兩句話。
各國使節也就越來越放得開了。
一個個爭先恐後,在大唐儲君面前介紹本國情況,希望給李弘留下好印象。
李賢性子愛動,見無人有肺疾,李弘又跟他們說個沒完,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朝李弘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後堂,在鴻臚寺閒逛起來。
戴至德派了一名姓鄭的主事跟著他,給他做導遊。
逛到一片館舍時,突然瞧見一名胡人手持鞭子,正在抽打一名下人,嘴裡罵罵喋喋。
李賢奇道:「那是誰啊,怎麼在鴻臚寺如此放肆?」
鄭主事道:「回殿下,那是康國副使,名叫康那,他只是心情不好罷了,打的也是康國人,殿下無需在意。」
李賢哼道:「那也不行,哪有客人在主人地盤上,如此囂張跋扈?你過去抽他三鞭子,讓他長個教訓!」
鄭主事趕忙道:「殿下,那康副使其實是個挺知趣的人,他女婿還是一名唐人,平時在鴻臚寺都很規矩,只是這次出了點事。」
李賢望著他,道:「你如此替他說話,不會是收了他賄賂吧!」
鄭主事嚇得臉色一白,差點給他跪下了,苦著臉道:「殿下這是哪裡話,下官所言,句句屬實啊!」
李賢道:「那你說說,他為何發這麼大脾氣?」
鄭主事嘆道:「他以前每次來長安時,都是以正使身份,唯獨這次,卻是副使,故而心中抑鬱,這才大發脾氣。」
李賢好奇的道:「他怎麼突然變成副使了?」
鄭主事道:「下官也不知。不過聽穆國使節說,康那在康國的國相身份,也被這位正使給搶了!」
李賢吃驚道:「這位正使叫什麼,他很厲害嗎?」
鄭主事道:「名字叫伊本,下官倒並未在他身上看到什麼過人之處。」
李賢道:「莫非他是國王的兒子?」
鄭主事搖頭道:「應該不會,那伊本有四十多歲,康國國王也才五十多歲。」
李賢想了想,又問:「康那跟伊本關係如何?」
鄭主事道:「不是很好,有一次我還瞧見兩人在廊下爭吵。」
李賢點了點頭。
心想他既然與正使不和,也許能從他嘴裡問出點什麼,正要朝康那走過去,又轉念一想。
「我是大唐皇子,突然接近他,肯定會引起他警戒,還是讓薛訥去找他問話,不易打草驚蛇。」
想到此處,朝著鴻臚寺後堂返回。
來到後堂外時,剛好裡面也聊完了,各國使節魚貫從裡面走了出來,瞧見他後,紛紛見禮。
李賢進入屋中,發現戴至德還在跟李弘說話,等戴至德也離開後,李賢才問:「兄長,你剛才跟他們聊那麼多,可有收穫?」
李弘道:「倒也並無太大收穫,只是那康國使節伊本有點奇怪。」
李賢眨了眨眼,問:「哪裡奇怪?」
李弘道:「他似乎對康國的情況,並不十分了解,唐語也說的很差,也不知康國國王,為何派這樣一個人,出使我大唐。」
李賢忙道:「我也有一個發現。」
李弘奇怪道:「你剛才不是出去了嗎?」
李賢笑道:「我就是在外面發現的呀。」將剛才瞧見康國副使的情況說了。
李弘沉吟片刻,說道:「那就難怪了,這個康國正使應該是康國國王臨時指派的,原來的正使變成了副使。」
薛訥皺眉道:「康國國王為何突然換了一個正使呢?」
李弘道:「我瞧那康國使節雖不善唐語,身上卻有一股傲氣,也許他在康國身份很高。」
薛訥道:「出使我大唐的使節,無論在本國官職如何,也不應在殿下您面前托大,我瞧那人很是無禮!」
李賢道:「你們在這裡猜一個時辰也沒用,不如找人問一下吧。」
李弘道:「找誰?」
李賢道:「當然是康國副使了,他與伊本不和,也許能從他嘴裡套出些有用的話來。」
李弘想了想,覺得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便道:「薛訥,我和六郎身份不便,就由你去試探一下。」
薛訥領了命。
然而當他來到館舍找康那時,卻撲了個空。
管理館舍的文吏告訴他,康那剛剛離開了鴻臚寺。
平康坊西街,最繁華的地段,史三郎那座祖傳的府邸,依然坐落此處。
這座占地廣闊的豪宅,不再不像以前一樣氣勢恢宏,金碧輝煌。
大門被塗成暗灰色,門口的兩個大石獅子也被搬走,門外一名守衛也看不到,門口還有不少落葉。
這倒並不是史三郎最近混得不好。
相反,史三郎的生意越做越大,白馬商社倒台後,漠北最大的三家商社之一,便有一家是史家商社。
史三郎只是慢慢明白過來,無論他多麼有錢,在這長安城內,比他有權有勢的人一抓一大把。
就說杜隆,不僅生意比他做得大,還背靠洹水杜氏,去年還不是被秋決了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