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6章 太子獻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武媚娘道:「就是江燕。」

李治奇道:「江燕不是你身邊的尚宮嗎?」

武媚娘輕輕道:「她年紀大了,主動辭去了尚宮之職,請求擔任太平的保傅。自從她擔任保傅後,太平倒也乖了不少。」

李治點了點頭,問道:「江燕何在。」

站在屏風附近的江燕心中一陣激動,快步上前,斂衽拜禮道:「奴婢拜見陛下。」

李治微笑道:「難得你忠順勤勉,朕封你為五品郡夫人,望你以後能善加教導公主。」

江燕深吸一口氣,道:「奴婢多謝陛下!」

接下來,義陽公主背誦了一首洛神賦,其他皇子也紛紛出列表演才藝。

輪到太子李弘時,他臉上帶著幾分得色,從袖中取出一個小本子。

「父親,這是孩兒最近讓東宮一幫學士,收集古今文集,一共選錄五百篇,編集釋義而成的《瑤山玉彩》,請父親閱覽。」

李治微微一愣,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果然收錄了很多經典文集。

準確來說,不僅是收錄,還將很多經典文集釋義解讀,將來其他人學習這些經典時,便可參照這本書籍。

這相當於是一本利於治學的重要典籍,雖不是李弘親手編撰,卻也展現出他重學上進的態度。

這就類似於李泰當年編著《括地誌》一樣。

《瑤山玉彩》作用雖比不上《括地誌》,性質卻是一樣。

李治大為欣喜,道:「今日之才藝,以太子為最佳!」命人傳閱下去。

李弘喜道:「多謝父親讚譽。」

其他嬪妃都對太子這本《瑤山玉彩》大加讚賞,徐槿還作了一首詩詞,名為瑤山宴,慶賀皇帝在宴會之上,喜得這本《瑤山玉彩》。

眼瞧著宴會氛圍越來越濃,皇后面帶微笑,心情極佳,張多海悄悄退到屏風後面。

他剛才忙碌了一陣,出了一身汗。

人胖汗多,他怕身上的汗臭味熏到了武皇后,便囑咐一名內侍替自己伺候著,悄悄離開臨湖殿。

他一路朝著立政殿返回,準備洗個澡,換一身衣服,再過去伺候。

他的屋子位於立政殿東南角,此處是立政殿內侍們的居所,其中最大的一間屋子便是他的。

張多海剛來到門口,便見一名內侍站在他的門外,躡手躡腳,一副鬼祟模樣。

張多海瞧見那人後,眉毛皺成一團,道:「周志,你怎麼又來了?」一副嫌棄模樣。

那內侍四十多歲,身材高瘦,面色黃蠟,臉上擠出笑容,道:「張少監,小人有事找您。」

張多海哼了一聲,推門進入自己屋子,走到桌邊坐下,先倒了杯涼茶,自顧喝了起來。

周志來到他身後,殷勤的幫張多海揉捏著肩膀。

張多海一杯茶喝完,又吩咐幾名內侍幫他打水進來,才緩緩開口道:「有話就說,我待會還要去臨湖殿,伺候皇后殿下。」

周志忙道:「我先伺候您沐浴。」搶著幫忙打水,不一會,便將一個木桶打滿了涼水。

張多海脫了衣服,泡入水中,周志拿著布巾和澡豆,幫張多海搓著身子。

張多海舒服的閉著眼睛,道:「說吧,到底什麼事?」

周志陪笑道:「張少監,我聽說奚官局空缺了一個監丞,您看我能不能……」

「我說周志啊,不是我不肯幫你,你得罪的是小吳王,若是讓他知道我又提拔你,還不去聖人面前告狀?」張多海打斷道。

周志急道:「張少監,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小吳王肯定忘了我,您就發發慈悲,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一定報答您。」

當年吳王李吉還在宮中為內侍,偷了些紙,被時任太府令監的周志一路好追。

結果恰好碰到了皇帝李治,被狠狠訓斥了一頓。

後來李吉被皇帝調到了甘露殿,他周志也因為此事,被王伏勝貶為咸池殿的一個低級內侍。

咸池殿是一座清冷的宮殿,根本見不到皇帝和皇后,更別提晉升了。

如今都過去了八年,他已經都四十多歲的人了,卻依然還是咸池殿一個掌鑰內侍,心中別提多麼苦悶。

他當初是張多海的人,故而總是來找張多海求情。

可李吉如今已被升為親王,深受皇帝器重,甚至剛才那種級別的家庭宴會,都有資格參加。

張多海哪敢為了一個周志,就得罪李吉?

所以周志每次過來,他都敷衍推諉。

張多海嘆道:「小祥還不是當年的舊人,小吳王可記得清清楚楚。我看你還是再忍忍,再過個十來年,我再幫你想辦法。」

周志急道:「再過十年,我都五十多了呀!」

張多海淡淡道:「那也沒辦法,只能怪你運道不好。」

周志手上動作一停,道:「您真的不念一點舊情?」

張多海冷冷道:「怎麼,跟你好好說話,你還威脅起本監來了?」

周志忙道:「不,小人不敢。」

張多海道:「那就趕緊出去,以後少再出現在我面前。」拍了拍胖手。

外面頓時走進來兩名內侍,伺候張多海沐浴。

周志低著腦袋,眼中閃過陣陣冷光,低沉著聲音,道:「張少監,那小人告退了,您多保重。」

張多海理也不理。

周志離開張多海的屋子後,回到咸池殿,推門進入自己的屋子。

這間屋子很小,坐南朝北,光線昏暗。

他走到床底下,摸出一個盒子,打開盒蓋子,裡面傳來「嘶嘶」的聲音,盒內竟有一條紅色小蛇。

周志將蛇放入袖子裡,陰冷冷的道:「張多海,原本想送你一個大功勞,既然你不給我活路,那你也別想過得好!」

邁步離開屋子,朝著立政殿而去,很快來到一處假山附近,抬眼看向西邊另一座假山。

只見那座假山附近,另有一名內侍,悄悄盯著立政殿,赫然是王洪。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