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吐蕃使節都布,便是達延的兒子。
法理之上,達延才是吐谷渾正統繼承者,慕容順已死,如今的吐谷渾王,是慕容順的兒子,慕容忠烈。
吐谷渾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人,暗中都支持著達延。
只要有達延父子在吐蕃,吐蕃便對吐谷渾國內的情況了如指掌,自然可以輕易擊敗吐谷渾。
李治聽完後暗暗點頭。
他知道吐谷渾國內有親吐蕃的力量,卻不知是因達延的緣故。
松贊干布當初收留達延,只怕就是為了將來吞併吐谷渾,提前準備。
武媚娘又道:「九郎,妾另外還打探到一個消息,也和吐蕃有關。」
李治問:「什麼?」
武媚娘笑道:「那都布進入長安後,就一直在找一個人,你猜是誰?」
李治笑道:「沒頭沒尾,我哪猜得到。」
武媚娘笑道:「九郎可知東女國?」
李治心中一動,道:「朕知道,她們也是西羌之一,和蘇毗國一樣,以女為尊,國王都是女子。」
武媚娘笑道:「正是呢,東女國這次也派了使節過來,而且就是她們的女王!」
李治恍然道:「都布在找東女女王?」
武媚娘笑道:「東女國並非咱們屬國,那位女王不住在鴻臚寺,誰也不知她躲在長安何處,若不是都布找她,我也不知她來了長安。」
其實吐谷渾被滅後,東女國也曾派使節,想成為大唐小弟。
只不過大唐收小弟也是有條件的。
第一,這個國家必須是大唐知道的國家,前史之中有記載。第二,這個國家來稱臣時,國王必須親自來大唐朝拜。
當然,第二個條件並非絕對,如果是一個被大唐認可的大國,國王可以直接派使節來表示臣服,比如吐蕃。
東女國顯然還沒達到這個條件,先前女王又不肯親來,故並未被大唐認可。
李治沉吟道:「東女也是諸羌之一,吐蕃應該是起了吞併之心,故而找這位女王。」
武媚娘道:「她來長安,應該是想歸附我大唐,獲得庇護。」
李治點點頭。
無論東女國還是吐谷渾,都希望獲得大唐庇佑。
然而吐蕃人也很精明,他們選擇現在出手,就是瞧准了大唐正在與西突厥作戰,無法援助他們。
現在的問題還是糧食,三門峽的礁石還未解決,糧道並不通暢。
長安倉糧食不足,李治也不敢隨便再派一支軍隊出去,以免出現意外。
眼下最好的選擇,是組建一個包圍吐蕃的聯盟。
大唐只負責號召,將那些對抗吐蕃的小國聯合起來,就無需多派人馬,也許還能讓他們供糧。
次日,李治找來吐蕃和吐谷渾輿圖,研究一陣,又找來鴻臚寺官員,詳細了解吐蕃形勢。
果不其然,有很多羌族部落,正面臨吐蕃吞併威脅。
除開吐谷渾外,實力最強的三支羌族,分別是党項羌、白蘭羌和東女羌。
其中白蘭羌夾在吐蕃與吐谷渾之間,且與吐谷渾交好。
党項羌和東女羌目前態度都不明朗。
伏允時期,他們原本都死心追隨吐谷渾,後因救援吐谷渾,被唐軍打殘,自此不再承認吐谷渾大哥地位。
要想聯合諸羌對付吐蕃,僅憑吐谷渾目前的影響力肯定不夠,需大唐助上一臂之力。
話又說回來,李治雖有心幫吐谷渾對付吐蕃,卻不能表現太急切,否則,反會被吐谷渾拿捏。
所以,需讓他們求懇大唐,自己再同意,方能獲得他們感激。
這其中火候,須仔細拿捏。
李治想了一會,朝王伏勝道:「傳旨,明日正午,在昭德殿設一宴,宴請所有外國使節,命李義府為宴請使,讓吐谷渾使節坐首位。」
旨意很快在兩省走過流程,隨後送到鴻臚寺。
鴻臚寺官員按照旨意,列定座次,再派人通知各國使節。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