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糧,譚明珠心裡生出幾分抗拒,村長和官吏的聲音就在隔壁,望春娘哭嚎的聲音傳過來,趙母擔憂的站起身,抻長脖子想要看看望春家的情況。
可惜院牆的高度阻擋,她並沒有看到什麼,不一會兒傳來一串腳步聲,譚明珠的心都跟著提了起來。
「春山啊,把新糧都拿出來吧。」秋叔一進門就大喊著,臉上強扯出一個略顯尷尬的笑容。
他是村長即便是心裡和村民一樣不願,也得配合官差將這事兒辦成了,望春娘剛才那一通鬧,他多少有些心虛,擔心趙母也沖他鬧一場。
趙春生冷著臉指了指不遠處的麻袋,「都在哪裡了。」
官吏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拎著大稱開始稱糧,一個負責登記算帳的,村長站在一旁臉色不比趙青山好看到哪裡去。
他家人口多,去年又剛添了小孫子,大大小小加起來六七口人,交完稅那點糧勉強餓不死人,就別說賣餘糧換錢的事兒了。
沒多久三四個官吏就稱量好趙家的糧,「一共是十石余著點,就按照整數算吧,交三石半稅糧就行。」
那人一邊說著,一邊在帳冊上登記,語氣里一副天大的恩賜似的,看著官吏將三石半糧食都搬到騾車上,譚明珠才切切實實的明白,三石糧食有多少。
足足拉了兩輛馬車,她緊抿著唇一言未發,突然發現隔壁的望春娘的哭聲一點都不誇張,她這會兒也想坐在地上撒潑大哭。
趙母臉色有些泛白,神色倒是還好。
「好了,剩下的趕明去打聽一下價錢,賣四百斤吧,剩下的先留著。」
這相當於賣出去了一半,比起其他村民,趙家算是好的,家裡只有趙青山一個男丁,加之他又是參軍回來的,省去交人頭稅這一項,只需要按照規定上交糧食就行。
而家裡人口少地多,收的糧食也夠吃,還能拿出來一些去換錢,但有些人家這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望春家裡交完糧稅,還要交一個人的人頭稅,這一個人一年就是六百文而他家有兩個十六歲以上的男丁,如此除了糧食還要交一兩多銀子。
剩下的糧食都怕是要熬不到年底就要去買著吃,糧食買不了錢哪裡有錢交人頭稅,故而村里人哀聲哉道,也有脾氣硬的就是不交這麼多,天沒黑就被人抓進了衙門。
村里收糧稅總共用了三日,這三日裡哭聲就沒有斷過,譚明珠心裡五味雜陳,她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場面,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體會到,稅收對百姓的影響。
終於明白父親當年沒到這樣的時候,都會唉聲嘆氣,上書提過減免稅收,可次次都被陛下駁回。
甚至還因為這樣的事兒,她爹爹挨了責罰。
就在這時,一道幸災樂禍的笑聲在村子裡響起,和那些哭喊聲截然不同,讓人想要不注意都難。
趙娟手裡拿著一個白面饃饃,一邊吃著一邊開心的滿村里逛,「喲,今年稅收漲了啊?我這真是小和尚下山一問三不知啊,自從我家高中得了功名,這稅可就免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