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贺大人读书读傻了,自己发妻救不回来也就算了,自己的命还拿来救三个无用之人。
也有人说贺大人菩萨心肠,不愧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朝廷自然不能将贺大人英勇救人的事迹归为糊涂,便命义沧县令大办贺伟节夫妇的丧事,让其子承袭官职,赐其女“追思公主”的封号,以表示对重臣后代的照顾。
圣旨下来之时已经过了头七,读圣旨的太监甚至还能饶有兴致的转达皇上的口头话。
皇上念及贺大人还未出阁的女儿,本想给贺婉娇指婚,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由贺家自己思量好。
贺婉娇一下子想到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蓝子玉,当即泪如泉涌。
贺小夫人不明所以,以为贺婉娇还在为爹娘的逝世而悲痛,就抱住她并低声安慰她。
传旨太监走后,贺琦英次日就和贺婉娇谈了话。
“承蒙皇恩,我要承袭爹的官职,你也该嫁人了。”贺琦英语重心长。
贺婉娇垂下眼眸,出乎意料的没有多说一句话,点头道:“全凭兄长安排。”
贺琦英很意外,追问道:“那你觉得蒋玠旻怎么样?”
贺婉娇扔下一句“全凭兄长安排”起身便回房了。
殊不知她在房间里哭了多久才愿接受这个现实。
贺大人生前就对蓝子玉颇有微词,说蓝子玉没有家世背景,实在不放心将女儿托付给他,可女儿又偏偏喜欢这么一个蓝子玉。
贺琦英也知道贺婉娇喜欢蓝子玉,可他更清楚贺大人喜欢蒋玠旻更甚过蓝子玉,将自己妹妹托付给自己朋友的表弟,他自己也更放心。
贺婉娇没有父母了,也就没有了家,没有家的女孩子应尽快嫁人为宜。
一般父母逝世,儿女应当守孝三年才能操办红事。
但皇上特许贺婉娇尽快嫁人,有个归宿,也算是对九泉之下的贺伟节夫妇一个交代。
天下父母心,皇上也有儿女,怎能不知贺伟节夫妇忧心之事。
贺琦英有妻儿,倒不用操心,只是常伴在贺伟节夫妇身旁的小女儿难免让人操心。
贺琦英得了贺婉娇的同意,便写了书信寄给蒋太守。
丧事是在义沧办的,到场的不仅有贺家的远近亲戚,还有贺大人生前结交的官场朋友,以及敬佩贺伟节高风伟节的文人雅士等等。
当时,蒋玠旻也来了,是代表蒋太守来的。
蒋太守大概也是想到贺大人留下的孤女,故而特意让自己还未娶妻的小儿子前去吊唁,成与不成就看他俩的缘分了。
蒋玠旻也不明白自己的感情,但贺婉娇在自己面前哭得梨花带雨的时候,他有十分同情的安慰她。
所以当贺琦英写来书信时,蒋玠旻是不拒绝的。
婚期定下来时,就连贺小夫人都嫌太快了,仿佛在赶着贺婉娇嫁出去。
贺琦英被说得也有些愧疚,但贺婉娇并不抗拒,也就算了,毕竟他就要赴任工部尚书做京官,适龄姑娘养在兄长家中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
蓝子玉日夜兼程,终于在一个雨夜里赶到了义沧。
蓝子玉本就应该赶来义沧了的,只是地处偏远,没人想到要通知他,或者以为蓝子玉已经知道了。
过了贺伟节夫妇头七之后再来义沧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义沧县令压根不知道蓝子玉要来,宵禁之后城门就关得死死的。
所幸李瑨仪匆忙间还是带了两顶蓑衣,二人才不至于淋成落汤鸡。
李瑨仪用剑柄敲了好久的门,守城的士兵才懒散的登楼往下查看,一看是曾经的县官,顿时眼前一亮,打了声招呼就连滚带爬的下楼去开门。
蓝子玉只顾着赶路,挨了风寒也不在意,士兵开门时,她仍在掩口闷声咳嗽。
进城后,就找客栈住下了,幸好是夜已深,不然蓝子玉就一刻不停歇的去拜访义沧县令了。
次日天明,蓝子玉似乎冷静了许多,不敢去见贺婉娇了。
尽管她风雨兼程的路上想的都是贺婉娇,对贺婉娇怀着深深的自责。
蓝子玉觉得,贺婉娇家里发生这么大变故,她应该站在贺婉娇身边安慰她的。
贺大人对蓝子玉有恩,于情于理,她就算不能作为出殡队伍中的其中一员,也应该于灵堂上烧几柱香,可她却完全不知情。
义沧县令将蓝子玉带到城外贺伟节夫妇的墓地上,与蓝子玉一同给新坟上香。
贺伟节毕竟是朝廷重臣,丧葬上该有的礼数一样没少,因此墓地被装整得很漂亮。
墓地两边种有两颗笔直的松树,正如贺大人为人那般正直。
墓碑前插了很多香,却只有少数是新香,想来是贺家兄妹上的香吧。
蓝子玉在贺府大门口徘徊了好久都没敢敲门拜访。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